例谈通报的写作

一、通报概述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从行文方向来看,一般把通报归为下行文,但也有特殊情况。对于一些社会影响较大、引发公众关注的事件,发文机关可用通报行文,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本单位的处置情况或明确态度告知公众。在这种情形下用通报行文,因为是广而告之,没有明确的行文对象,可以不写主送机关。像警情通报、事件调查通报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山西省教育厅关于××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2020年6月12日)、《长沙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关于×××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案件的情况通报》(2021年3月3日)。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通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三种类型。表彰性通报是表彰先进集体或个人,树立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号召大家向先进学习的通报。批评性通报是批评、处分错误,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要求相关人员吸取教训的通报。它通过摆情况,找根源,做出处理决定,让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情况通报是传达情况、沟通信息,指导当前工作的通报,它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无论属于哪一种类型,通报的事实必须真实全面,行文前要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
二、通报的写法
三类通报的标题在写法上有明显的区别。表彰性通报的事由部分一般写为“关于表彰+对象”;批评性通报的事由部分一般写为“关于+对象+所犯错误”,不会出现“批评”二字;情况通报的标题其文种前面会加上“情况”二字,一般写为“……的情况通报”。
三类通报正文的写作方法基本相同,下面先以一则批评性通报为例介绍通报的写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市分公司关于××支公司在“95518”调度代勘时无人接线情况的通报
各支公司、机关各部室(中心):
××××年3月12日晚10时,A省B县一台XC70043号解放王大货车,在308线43公里处××县长寿境内倾覆。3月13日早6时53分,车主李××向我司95518报案。我95518室3号接线员刘×接报案后,即与××支公司联系,但××支公司理赔科电话无人值班接听,五名查勘人员手机无一开机。8时30分,95518室再次拨打××理赔科电话,一黄姓女同志接电话回复专线,让专线人员打该公司理赔人员手机,但理赔人员手机仍无一开机,直到9时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室只得与××支公司经理室联系,9时30分该支公司查勘人员才出动。从95518接到报案到××支公司查勘人员去现场开始查勘,前后近3小时,期间,A省B县人保95518和客户曾多次催促我司95518派人查勘。
在本次事件中,××支公司不仅理赔值班人员未坚守岗位,更无一查勘理赔人员遵守查勘定损岗位工作守则,未保持全天24小时通信畅通,导致代勘案件不能及时处理,在兄弟单位及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使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损害。因此,市分公司总经理室研究决定,对××支公司查勘理赔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希望全市人保系统,特别是各基层支公司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严格按照上级公司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特别是关系到公司声誉和形象的服务工作,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共同为提高公司形象,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市分公司(印章)
××××年×月×日
结构层次分析:
正文共两段,分为四个结构层次。
第一段为第一个层次,属于“概述事实”部分,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基本事件过程等。表达时采用客观概述的方式,简明扼要将事实讲清楚,不带有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这段文字篇幅不宜过长,但要素必须完备。
第二段“在本次事件中……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损害”为第二个层次,属于“分析事实”部分。分析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在本次事件中,××支公司不仅理赔值班人员未坚守岗位,更无一查勘理赔人员遵守查勘定损岗位工作守则,未保持全天24小时通信畅通”,这是对事件原因的分析;“导致代勘案件不能及时处理,在兄弟单位及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使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损害”,这是对结果的分析。综合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事件的分析就比较全面了。这部分评价性文字要注意措辞,既要正视事实又不能过度渲染。分析事实应客观准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做出的处理决定是否合理。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事件原因和结果很清楚,如果进行专门分析则显得多余累赘,这时可以省去分析事实这一部分内容。
“因此……对××支公司查勘理赔人员进行通报批评”为第三个层次,属于“阐明决定”部分。一般来说,对相关单位或人员做出怎样的处理决定,依据就在于之前对事实的分析。本文所通报的事件,并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主要是工作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影响了公司的对外形象和信誉。因此,做出的处理相对较轻,仅限于在全市人保系统内部进行通报批评。
“希望……而努力奋斗!”为最后一个层次,提出希望和要求。批评性通报一般要求下级单位引以为戒,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表彰性通报一般是鼓励受表彰对象,并发出以先进为榜样、向先进学习的号召。
再看一篇表彰性通报例文: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的通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企业:
近年来,全省广大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实施商标战略,建立健全商标自我保护和防范机制,积极创建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0××年上半年,××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的10件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企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省广大企业要向受表彰企业学习,增强商标意识,保护商标专用权,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推动我省商标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全省20××年上半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名单及商标名称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章)
××××年×月×日
结构层次分析:
该例文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结构层次。从开头到“……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为第一个层次,概述事实。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予以通报表彰。”为第二个层次,阐明决定。第二段为第三个层次,提出希望和要求。这篇表彰性通报省略了分析事实部分。
由此,可将通报正文的结构层次概括为:
概括事实+分析事实(可省略)+阐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通报与决定辨析
通报和决定都属于下行文,适用范围都涉及奖惩,因此在选择文种的时候经常混淆误用。实际上,表彰、批评性通报和奖惩性决定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文机关级别不同。
决定针对的是较大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发文机关至少是在县处级以上,通报针对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较典型事项,各级发文机关都可以使用。
(二)行文目的不同。
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它的着眼点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个人,它代表了领导层的权威意志。奖功罚过是其首要目的,教育或警示他人是次要目的。通报的目的是使通报范围内的单位、人员了解某一重要情况或典型事件,从而受到教育或警示。总之,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奖功罚过;表彰、批评性通报重在教育比照,或先进示范,或以儆效尤。
(三)写作方法不同。
标题方面,奖惩性决定的标题常常含有处置性动词,如“××××关于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关于给予×××表彰的决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其中的“授予、给予、严惩”都属于处置性动词。表彰、批评性通报的标题中则很少含有处置性动词。正文方面,奖惩性决定的开头部分一般不概述奖惩对象的相关信息,而是阐明做出决定的背景、根据和目的。表彰、批评性通报的开头部分则要先概述事实,再视情况分析事实。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