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除乡村治理人才缺乏的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农村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化浪潮影响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社会“空心化”,逐步瓦解了农村传统社会结构,滋生了乡村治理行动上“慌”和农村发展上的“荒”的问题。要实现乡村良治和乡村发展振兴,破除农村社会“慌”与“荒”,首要也是必须的,要解决好人才这个关键要素。
以党建为引领,提质素能、营造氛围,破除环境“恐慌”。“党建+制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完善村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建设,完善村人才联系工作机制,细化本土人才培养举措。“培训+能力”,做到全覆盖轮训,加强村干部全覆盖力度,特别是换届后新的村干部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做到精细化培训,分门别类进行培训,针对不同村干部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创新化培训,创新村干部培训形式,通过实地调研、观摩学习等开展实践培训,通过主题分享、互动交流等开展互动培训。“激励+环境”,持续做好人才引领工作,对服务家乡建设、表现突出的人才,加强表扬激励,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广泛凝聚各方优秀人才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处隐藏726个字。VIP会员可见
以组织为抓手,广开言路、精心活动,破除主体“饥荒”。要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权利,进行重大决策时,要采取合理有效手段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参与进来,确保村民自治最大限度发挥,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政治获得感,增强其政治效能感,激发其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QQ、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建设在线村民自治平台,及时向外出务工人员传递村务动态以便于他们实时参与进来。在重大节假日可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并积极邀请外出务工人员参与进来,提高群众认同感,形成凝聚力;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与外出务工人员谈心谈话,通过召开座谈会、分享会等,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做到了解、关心,提升其获得感、满足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