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基层党组织“平急结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建议

在基层治理中,**采取以县(市、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街巷(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十户联防”互助组)六级组织体系,努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权责明晰、运作高效”的平急结合基层治理新格局,并在疫情防控中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协调处理基层治理中的各项问题时,依然存在“平时”和“急时”基层治理转换机制不完善、运转不畅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指挥体系尚未成熟,“平急模式”切换不快。2021年4月,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明,健全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有关制度,涉及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但遇到疫情防控、边境维稳等一些突发重问题时,如何及时采取行动措施?等“按程序决定”有可能会造成情况恶化,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平急结合”工作机制还在“浅尝”阶段,还没有建成优质、高效的指挥体系,在“平”“急”切换上还不够有力。比如,**地处西南边境,有2个边境县(市),11个抵边村,边境线长167.78公里,与缅甸相接壤,疫情防控形势复杂、边境维稳任务重大,突发性事件在所难免,基层党组织在应急处突时都是基于自身工作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在上级没有形成“平急结合”工作指导性意见的情况下,“平急”切换阻力很大。
此处隐藏2366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是健全奖惩机制。构建“积分制”奖惩机制,有机整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建立党员红色积分账户,明确党组织、党员年度任务基数,细化服务积分、好评积分等,把积分情况与基层党建责任制考核、评先评优、民主评议和选拔任用等有机结合。年底结合积分情况,进行盘账清算,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兑账”,激励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建立干部“急时档案”和志愿者工作记录卡,对现实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创新急时干部选拔任用应急程序,抓好激励担当作为和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及时高效满足选人用人需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