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家科普教育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中的重要性,为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指明了方向,也为科普教育工作厚植创新人才培养土壤、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了踔厉奋发的文化氛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科技创新、科普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基础。在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需要创新科普理念,提升科普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中华民族教育强国的伟业。以**商业大学为代表的**市普通高校在开展长达7年1000余场科普活动实践基础上,逐渐凝练出“科普思政”理念,为科普工作注入新动能。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此处隐藏1917个字。VIP会员可见
科普思政工作面向全球治理,赢得对外教育输出的主动权。科学无国界,具有世界性、共享性;思政无时限,具有永恒性,引领性。中国科普思政要有贯穿国内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眼光,更应成为提升中国科普服务能力的新名片。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和平稳定等大局,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扩大我国教育的影响力。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成熟的学科积累、高精尖平台支撑和高质量科普产品输出。基于此,国家要建立各级科普思政研究组织,形成科普思政学科群,创建专业学术期刊,形成系统化研究体系。以科普思政学科为龙头,培养大批高级专、兼职教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聚焦系统知识构建和实践平台育人,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水平团队建设项目,培养多层次科普思政人才。搭建高精尖研究平台,促进零散的科普队伍转向高素质的领军团队。以团队为基础,主动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制度、项目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科普思政的专业影响价值获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