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市用好“三法”,以“为马赋能”“为车减负”“疏堵畅行”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引领、加强部门协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一、做好“加法” 为“马”赋能。优化编制配置。综合考虑各镇街常住人口、财政收入、辖区面积等因素,通过“减上补下”的方式,向镇街下沉100余名事业编制;在18处镇街设立综合执法队,作为综合行政执法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执法工作效能。配强网格力量。健全“1名专兼职网格员+5个部门专业执法网格员+X类网格助理员”的“1+5+X”模式,在城市社区划分369个网格,农村划分823个网格,织密织牢6750个微网格,建立261个专属网格,形成了专兼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和网格助理员的网格工作架构。畅通成长渠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2024年从在社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满一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发动社区工作者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打破社区工作者成长“天花板”。
此处隐藏528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善用“乘法” 为“路”疏堵。优化镇街机构设置。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重新调整设置镇街机构,设置4个内设机构加1个党政事务综合办公室,因地制宜设置4个事业单位。优化镇街领导方式。既允许“一对多”,如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对接教育和体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也允许“多对一”,如党建办公室负责的“两新”组织工作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对接。延伸“一枚印章管审批”。在18处镇街建设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开设网上便民服务点820个、实体服务代办点786个,下沉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等部分高频事项至中心办理,着力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进服务事项数据共享。制作数据共享清单和告知承诺清单,全市45%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减证办、免证办”。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数据共享范围和告知承诺功能配置,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等200余类电子证照共享减免。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