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镇把“数智赋能”作为“强三农”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深化拓展农业农村数字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化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村产业生产智能化、治理高效化、生活便捷化水平,“数字**”治理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数字乡村推介优秀项目。
一、创新农村产业数字化场景,以“数字技术”打通“产业链条”。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一是发展数字种业。依托国家级小麦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禾丰种业,推进种源数字化动态监测,采用育种数据实时采集系统、育种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育种材料智能管理存储系统等数字技术,进行种质亲本选择、设计杂交组配等,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建设育种加代研发中心,模拟自然环境,减少能量损耗,实现小麦生长周期由8个月缩短至3个月,新品种选育周期从7年缩短至3年。目前,创制小麦种质1500多份,育成小麦品系5000多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12个,省审32个。二是打造无人农场。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打造国内首个5G生态无人农场,实现“耕、种、管、收、测”全程无人化,平均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0%。试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托管面积达2.8万亩,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三是培育农村电商。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集群,依托厨房设备产业优势开设网店1000多个,线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5个村入选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例如,前夏西村积极抢抓电商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按照“党建+电商+村集体”思路,以10%股份入股,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
此处隐藏2583个字。VIP会员可见
六、创新农村教育数字化场景,以“数字技术”点亮“知识灯塔”。立足乡村教育提质增效,充分释放数字技术效能,弥合城乡教育鸿沟,为农村孩子铺就优质求学路。一是建设智慧校园网络。全镇中小学全面铺设高速光纤网络,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教室配备智能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互动系统,依托教育云平台,共享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如名校课程实录、教学课件、试题库等,教师备课可按需筛选、灵活组合,课堂教学内容愈发丰富多元,学生学习视野极大拓宽。二是开展远程同步课堂。与城区优质学校结对,常态化开展远程同步教学,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通过实时音视频互动,共享名师授课风采,共探知识奥秘,英语、音乐、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改善,参与同步课堂学生学科成绩平均提升15分。三是搭建家校共育数字平台。开发专属APP,集成学生考勤、作业布置批改、学业评价、成长档案等功能,家长手机端实时掌握孩子在校动态,还能与教师线上沟通交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积极性大幅提高,家校共育合力不断增强,农村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