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

全国宣传文化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对各级思政课教育进行体系性重构、革命性重塑,开启了新时代强固生命线的破冰之旅。贯彻会议精神,关键是对照“新图样”、扭住“全链路”、抓住“关节点”,体系抓教、整体优化,推动各级思政课教育固本开新、转型升级。
一、围绕“教什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脉抓内容重整。内容多乱杂,教育就会“散光”、甚至“跑偏”。必须扭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个根本,构建精要管用的内容体系。一要讲好铁心向党的“必修课”。着力提高“转化率”学出“新高度”,用好“1+3+1”教材体系,开展“大学习”“大交流”“大运用”三项活动;紧扣建党百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沐浴着党的阳光”专题访谈,建好《红色之旅》系列网课,不断打牢忠诚底色。二是讲好全心向新的“主干课”。突出围绕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战略目标,强使命、清积弊、勇创新,广泛深入开展学主席批示、学身边典型、学先进集体活动,全面推开思政课教学“十法”,探索规范典型场景教育培育内容体系,锻造破局开新的精气神。三是讲好正心向上的“基础课”。聚焦经常性工作,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紧扣年轻党员青年成长烦恼,推开婚恋、挫折、网络、消费“四观百课”;依托公众号平台,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编发基层党员工作手册,推动谈心交心、温暖互助等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此处隐藏905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围绕“教得好”立起实际成效这个标尺抓导向重构。改进教育考评,必须坚持用实效来检验,挤水分、去虚火,切实把指挥棒立准、立实、立好。一是改进评的方法,立牢抓教唯实导向。围绕模范带头、群众评价、全面建设、大项活动等情况,建立教育质效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用好下沉一线“看”、走进群众“听”、联合督导“查”、数据分析“判”等综合评价手段,推动教育考评从重“痕”向重“效”转变。二是归正评的重心,立牢抓教导向。紧跟年度工作推进情况,实践探索不同场景下思政课教育清单化组织、分众化考核、等级化评定方法路子;结合开展大项活动,采取单项检验、嵌入检验、综合检验等方式,考评服务发展“贡献率”,推动教育进入发展链、融入创新线。三是强化评的运用,立牢抓教有责导向。坚持把教育检验结果纳入“争先争优”评比,作为党委班子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切实形成抓教光荣、务教有为的鲜明导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