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专题研讨会上,与各位一同学习交流。刚才聆听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我深受触动与启发。总书记亲临我们省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下面,我想结合我们*融媒发展有限公司在市场化转型中的一些实践,从一个媒体从业者、一个改革亲历者的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与反思,希望能与各位共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思想之变:从“等靠”到“敢拼”,在时代浪潮中重塑自我
坦白说,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领域工作多年的“老人”,面对融媒体改革的浪潮,我的内心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挣扎与重塑。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高屋建瓴的指导,更是直击灵魂的鞭策。它让我深刻反思,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究竟是在被动地“等、靠、要”,还是在主动地“闯、改、创”?过去,我们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固定的业务模式和话语体系。然而,正如一些研究指出的,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正在部分失效,而新的传播规律正在不断浮现。这种变化带来的,首先是一种思想上的颠覆。我记得公司刚刚启动市场化转型时,许多同事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本领恐慌”。我们习惯了“采、写、编、评”,但对于市场运营、商业谈判、技术应用却知之甚少。那种感觉,就像一个熟练的泳者突然被告知,比赛的场地从泳池换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最大的转折点,是真正认识到我们不能再带着“等靠”心态,指望上级的指令和财政的输血,而是必须以“敢打敢拼”的姿态,去市场的汪洋里学会游泳。这份思想上的转变,是痛苦的,但也是脱胎换骨的。它让我明白,初心并非一成不变的舒适区,而是在时代洪流中,为那份“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不竭动力”的使命,不断校准方向、迭代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顽强拼搏”最朴素的践行,是从精神上真正站起来,去迎接挑战,而不是等待挑战的降临。
此处隐藏1623个字。VIP会员可见
、感恩奋进”的号召,为了在开发区这片热土的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我们不可或缺的“融媒力量”。我们的定位,绝不能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发布者。我们要成为开发区发展的“风向标”和“定音鼓”。总书记指出,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省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宏大背景下,我们开发区作为产业转型的前沿阵地,其形象、品牌和营商环境,就是最宝贵的“软实力”。而我们融媒公司,正是这项“软实力”的塑造者和传播者。未来,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将技术的触角延伸到服务的末梢。比如,我们不仅要用镜头展示开发区三大产业、六大园区的蓬勃生机,更要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为政府的招商引资决策提供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产业洞察。我们不仅要报道企业的成功,更要成为他们与市场、与人才、与资本连接的桥梁。我们要打造具有强大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开发区品牌”,让外界一提到我们*经济技术开发区,想到的不仅是优惠的政策、完善的配套,还有这里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这,就是我们作为新型主流媒体,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新作为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努力成为开发区“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发展的“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的“赋能者”。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已经铺开。作为一名身处改革一线的媒体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道,继续以“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精神,在媒体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嘱托的合格答卷。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