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关于党建引领公司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公司党委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新优势。
一、理清脉络权责、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求真做实见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牢公司治理正确方向。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实施办法》,动态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汇编》,形成18个专题、988条学习清单。切实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牢公司治理正确方向。二是理清脉络结构,清晰公司治理逻辑链条。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理顺并形成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层层逻辑。按照“决策制度化、制度清单化、清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构建并持续升级主线清晰、层层递进、逐级细化、全面落实的“1234N”制度体系,即1个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2个议事决策机制办法,党委、董事会、经理层3个议事规则,4个议事清单,N个基本制度、专项规章和流程图,确保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三是把握关键环节,畅通公司治理行权路径。聚焦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环节,厘清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决策环节,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执行环节,以督查督办推动经理层落实公司党委意见建议,依法保障经理层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监督环节,形成党内监督为主导,纪检、巡视、审计、监事会等各类监督有机融合的“大监督”体系。公司按照“全周期管理、集约化推进”理念,对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清单、“三重一大”事项清单进行“规范化贯通、联动式修改、适应性调整”,形成《公司治理主体议事清单》,全面拉通各治理主体行权边界,有力提升了治理协调性、规范性和行权效能。
此处隐藏6548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抓实“体系支撑”,高水平支撑外部董事履职。一是强化机制支撑。初步构建“1+2+N”履职支撑体系。“2”即设置派出外部董事办公室,主管派出外部董事日常履职管理、政策指导和日常服务。“2”即建立外部董事召集人机制,着力增强外部董事凝聚力,强化与公司总部、内部董事及经理层协调沟通,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道。创新建立外部董事工作组机制,将专职外部董事分为若干工作组,对所任职企业重大复杂、难以独立判断的事项集体研究讨论,充分发挥派出外部董事重大决策智囊作用。“N”即推动企情问询、OA系统、工作调研等工作机制向所属子企业延伸。建立外部董事季度沟通会制度,每季度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提示重点关注问题。三年来年已组织季度沟通会11次。二是突出数智赋能。建立董事会管理信息平台,运用数智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整合所属子企业董事会人员信息、制度建设、机构设立、政策文件等21项工作模块,实现云管理。在线记录出资企业董事会会议组织情况、议案审议情况、外部董事调研情况等董事会日常运行信息,以及外部董事履职报告、日常沟通等履职登记信息,确保重要工作按计划推进。每季度生成外部董事履职情况统计报表,实现大数据分析并为考核提供支撑。三是鼓励守正创新。鼓励所属子企业在做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对董事会建设主动深化、守正创新多家子企业全面建立外部董事沟通会制度,对重大复杂议案提前与外部董事沟通,有效提升董事会运行效率。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