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2025年人才培育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立足从被动引才向主动育才转变、从单一培养向系统培育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三个转变”,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组建由公司党委书记牵头,职能和业务部门12名中层干部、党员共同参与的人才育成工作小组,创新构建“党建+选人育才”工程,建立“四阶四库”培养体系,通过实施70%实践锻炼、20%导师辅导、10%理论学习的“721”工作法,形成了一条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特色育才之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才支撑动能。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人才发展的红色引擎。公司党委坚持以人才强企战略赋能业务转型发展,推动党建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思想铸魂筑牢信仰根基。构建“理论学习+文化赋能”协同培养机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通过以党建带团建,设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运用团课、知识竞赛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每周党建等线上阵地,打造“指尖上课堂”,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共开展专题学习17次,覆盖党员及骨干人才55人,真正让党的声音成为引领青年发展的时代强音。在文化浸润方面,精心策划“弘扬‘六地’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知史明鉴 廉韵清风”等6场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及骨干人才60余人赴烈士陵园、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研学,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二是党管人才夯实组织保障。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公司党委牵头制定公司人才发展规划,精准对接智慧出行、智慧空间、党建政工等人才需求。通过定向校招与多元社招相结合,赴东北大学、大学等高校开展12场招聘,引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专业人才28名。深化人才交流机制,通过“活水计划”引入集团系统内3名青年潜力人才,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三是严管厚爱涵养清风正气。加强对党员干部、青年骨干人才的教育管理监督,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切实将铁的纪律日益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建立“八小时以外”全周期监督机制,组织全体员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党员干部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对“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重点进行提示,并通过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刻
此处隐藏2362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推动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投入不低于营收1.5%的培训经费,与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共建数字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培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实施百名AI训练师培养工程,通过项目制学习快速提升员工数字素养。建立数字化能力认证体系,将Python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纳入晋升必要条件,推动全员数字化能力达标率两年内达到80%以上。
(三)强化激励保障机制。试点“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的新型激励模式,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团队实施利润分成。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允许科研人员享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30%-50%。完善管理、技术、技能三序列并行发展通道,打破职业天花板。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暖心工程,打造人才生态社区,切实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