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2025年上半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及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XX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四个责任”,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系统开展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集团党委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党委会议题、纳入党建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通过“五抓五强”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一)抓责任压实,强政治担当
此处隐藏3108个字。VIP会员可见
对改革重组、业务转型等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预判不够,如在推进子公司混改过程中,虽收集了职工意见,但对“股权变化是否影响身份认同”“薪酬差距可能引发的情绪波动”等潜在风险分析不深,导致个别职工出现“国企身份弱化”的模糊认识;舆情处置中“一刀切删帖”现象偶有发生,对部分职工合理诉求类舆情,缺乏“解释+整改”的组合应对策略。
(四)基层队伍的专业能力仍需强化
部分二级单位宣传干事为兼职人员,存在“重业务、轻宣传”倾向,对意识形态政策把握不精准,在审核基层稿件时,曾出现1篇将“安全生产”与“意识形态”简单割裂的表述;网评员队伍中,青年职工占比70%,但部分人员缺乏舆情引导技巧,在应对“技术故障引发的客户投诉”类舆情时,回应内容偏官方、缺乏共识,导致网民认同感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集团党委将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施策”,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一是优化学习机制。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提升方案》,增加“专题调研+成果转化”环节,要求每次学习后形成1项具体落实举措;推广“学习+研讨+实践”模式,在基层党支部开展“每月1次案例分析会”,围绕“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研讨,年内形成典型案例20个。二是创新宣讲形式。组建“工匠宣讲团”“家属宣讲团”,通过“技术攻关中的思想引领”“我的国企家属故事”等接地气的宣讲,增强理论说服力;开发“微视频+图文解读”学习产品,针对青年职工推出“10分钟理论课”系列,年内制作12期。三是强化考核问效。将学习成果转化纳入党建考核,对学习走过场、转化无实效的党组织,扣减年度考核分并约谈负责人;开展“学习标兵”评选,对理论测试优秀、实践成果突出的党员给予表彰。
(二)做精阵地管理,提升舆论引导效能
一是推进内容创新。实施“新媒体精品工程”,设立原创内容奖励基金,重点打造“XX工匠说”“车间里的二十大”等品牌栏目,年内原创稿件占比提升至60%以上;开展“职工随手拍”活动,鼓励一线职工拍摄“设备检修瞬间”“技术创新故事”等短视频,择优在集团平台推送,增强内容亲和力。二是拓展监测覆盖。升级舆情监测系统,增加对抖音、小红书、行业垂直论坛等平台的监测模块,建立“重点账号清单”,对粉丝量超500的职工个人账号实行备案管理;组建“网络观察员”队伍(由各班组推荐1名职工),及时上报一线舆情线索,实现“线上+线下”双轨监测。三是严格审批流程。修订《活动阵地管理办法》,将“学术交流”“合作培训”等活动纳入重点审批范围,增加“受众背景分析”“内容风险评估”环节,对涉及敏感领域的活动实行“党委终审制”,确保活动导向正确。
(三)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一是深化风险研判。建立“重点领域风险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结合混改进展、新能源项目落地等工作,每季度开展1次风险排查,重点关注“职工身份认同”“利益分配矛盾”“外部合作中的文化冲突”等风险点,年内形成专项研判报告4份;建立“职工思想动态数据库”,对连续2次反映集中的问题(如薪酬、晋升),由党委班子成员牵头调研,1个月内反馈解决方案。二是提升处置能力。制定《意识形态舆情分类处置指南》,将舆情分为“诉求类、误解类、恶意类”3类,分别明确“解释+整改”“澄清+引导”“依法+打击”等处置策略;开展“舆情处置情景模拟”培训,邀请网信部门专家现场点评,年内覆盖专兼职人员100%。三是加强正面引导。在集团官网开设“意识形态大家谈”专栏,定期发布《风险防控案例集》《职工关心问题解答》等内容;针对改革重组中的职工疑虑,开展“国企改革与我们的未来”主题宣讲,通过“数据对比+职工访谈”形式,讲清改革必要性和职工受益点,年内完成20场基层宣讲。
(四)建强工作队伍,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一是优化人员配置。在二级单位增设1名专职宣传干事(编制纳入党群部门),明确“意识形态工作为主、其他工作为辅”的职责定位;选拔3-5名青年职工充实网评员队伍,优先考虑“懂网络、会沟通、有热情”的人员。二是开展专项培训。下半年举办“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班”2期,重点培训“舆情研判技巧”“新媒体内容创作”“政策解读方法”等课程,邀请央企宣传骨干、高校专家授课;组织“跟岗学习”活动,选派10名基层宣传干事到集团党群部、省委宣传部跟岗1个月,提升业务水平。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优秀党群工作者”“宣传先进个人”评选核心指标,对在舆情处置、内容创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绩效奖励或职务晋升优先推荐;建立“负面清单”,对因失职导致意识形态事件的人员,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并扣减绩效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