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级层面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积极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思想引领,筑牢减负工作的政治根基。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构建“1+3+N”学习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列入必学清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三项核心内容;全面深入剖析全市42个减负典型案例。每季度组织减负大家谈研讨活动,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专题学习17场次,参训干部达2300余人次。二是创新情景教学模式,选取港中坪村标牌清理(从38块减至10块)、常德市工作群整顿(删减率64.2%)等典型事例制作教学案例库,通过VR技术还原减负前后工作场景对比。三是制度建设纵深推进。出台《减负工作三级责任清单》,明确市、区县、乡镇街道68项权责边界,建立基层点单-部门接单-纪委督单的诉求响应机制。配套制定《减负事项负面清单》,严禁11类变相摊派行为,如不得要求社区出具奇葩证明、不得强制关注政务公众号等。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对文件会议实行季度抽查+年度普查,2025年二季度抽查文件合规率达92%,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此处隐藏1564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赋能基层能力建设。实施基层干部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开设政策直达直播课堂,邀请部门负责人直接解读最新政策。组建20支市级专家服务团,按需下沉开展业务指导。设立300万元基层创新基金,鼓励街镇自主申报减负增效微改革项目。在6个区试点错时服务模式,通过弹性工作制保障干部必要的学习培训时间。建立反向评价机制,基层可对市级部门服务效能进行线上评分。
(三)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将减负成效纳入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15%),实行基层投诉首接负责制。每季度召开基层声音恳谈会,市委常委带头蹲点调研减负实效。开发减负智能监测系统,对超时办结、重复派单等问题自动预警。年底评选十佳减负案例和基层满意机关,形成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