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情况报告

2025年上半年,**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线,以“人民参与、人民受益、人民满意”为导向,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在多元解纷、普法宣传、队伍建设、平台创新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推动人民参与法治建设从“被动配合”向“主动融入”转变,从“单向管理”向“双向共治”升级。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耕多元解纷“责任田”,架起群众连心桥。基层矛盾纠纷是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构建起“党委领导、司法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年初,局党组牵头制定《**县2025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方案》,将全县12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由班子成员包片督导,每月开展“下沉式”调研。3月,在走访马市镇清水村时,我们发现部分村民因灌溉水渠权属问题引发争执,矛盾已持续半月。局党组立即联合农业农村局、村委会召开“院坝协商会”,邀请熟悉水利政策的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参与调解。调解团队连续3天蹲点走访,翻出1998年土地确权档案,核对历史水系图,组织双方现场勘查水渠现状,最终促成村民签订《水渠共管协议》。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把准脉”“开对药”,既要讲法律政策,更要讲乡土人情。为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我们在原有12个乡镇调委会、216个村(社区)调委会基础上,创新组建“三专”调解队伍——即“专业律师库”(吸纳15名县域执业律师轮流坐班)、“行业专家团”(涵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领域20名业务骨干)、“乡贤调解员”(从老党员、老教师、退役军人中选拔50人)。上半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1236件,成功化解1189件,化解率96.2%,其中“三专”队伍参与调解的案件占比达68%,调解成功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工业园区设立“企业矛盾调解工作站”,针对劳资纠纷、合同履约等高频问题,联合工会、人社部门开展“每周一巡诊”,上半年已帮助37家企业解决用工纠纷4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10余万元,相关经验被《**日报》专题报道。
此处隐藏2989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计划。尽管上半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一是基层法治力量仍较薄弱,部分偏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年龄偏大、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针对性还需加强,个别偏远地区群众参与度不高;三是智慧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功能还未完全满足群众需求。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法治人才强基工程”,通过定向招录、专题培训、结对帮扶等方式,年内实现全县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轮训全覆盖;二是开展“精准普法提升行动”,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普法“菜单”,重点加强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三是推进“智慧法治迭代升级”,引入AI智能咨询、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让平台更“聪明”、服务更“贴心”。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建设,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县司法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让法治温暖浸润每一个角落,为推进**县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