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关于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统一部署,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居民小区这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着力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效能,系统性、全方位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以组织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发挥功能作用为核心,全面提升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质量,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
(一)系统部署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筑牢治理“桥头堡”
此处隐藏5103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聚焦“激活细胞”,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上再突破。针对党员参与度不高、激励不足的问题,着力打造先锋队伍。一是完善激励回馈机制。探索建立“红色积分”制度,将党员参与小区服务、建言献策等情况量化为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社区服务或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沟通联动,将其在小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实现“双向激励”。二是优化教育管理。打造“小区微党校”,围绕居民关切的热点问题和党员履职需要,开发“菜单式”课程,邀请专家学者、社区干部、党员能人等担任讲师,变“漫灌”为“滴灌”。三是做实服务平台。升级“智慧党建”云平台功能,实现居民需求“一键下单”、在职党员“精准抢单”、服务过程“全程追单”、服务效果“星级评单”的闭环管理,提升党员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三)聚焦“融合赋能”,在优化资源供给上再升级。针对资源整合效率不高的问题,着力构建共治同心圆。一是推动共建实体化运行。建立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召集所有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通报需求、对接资源、洽谈项目,推动共建协议从“纸上”落到“地上”。建立共建项目库,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式落实。二是拓宽资源筹措渠道。在用好财政专项经费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公益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推广“友邻互助基金”模式,并探索设立社区公益创投基金,支持有特色、有实效的小区治理服务项目。三是打造智慧共享平台。探索开发“社区资源共享地图”,将辖区内可供共享的场地、设施、人力、服务等资源在线上进行标注和展示,实现资源信息一目了然、一键预约,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