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关于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各项民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社会救助精准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一是完善救助体系机制。制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二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通过大数据比对、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0.5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95亿元;特困供养人员2.85万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1.15亿元。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工作,精准识别低保边缘家庭2.5万户7.2万人、支出型困难家庭0.5万户1.6万人。三是提升救助服务效能。率先在全区开展经济状况核对个人电子授权应用试点工作,困难群众可通过手机端完成授权,实现“足不出户”核对家庭经济状况,目前已完成电子授权1.2万次。开展社会救助领域“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组织各级民政干部、社工等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累计走访困难群众5.6万人次,解决实际困难3200余件。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在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启动试点工作,为散居供养特困人员配备基本生活设施1500户。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800余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20余场次,覆盖群众15万余人次。
此处隐藏5761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村(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待遇水平,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整合社区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广应用智能化社区服务设施,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社区信息化人才培养,为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执行力度。加强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执行机制和奖惩措施,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开展文明村(社区)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五)着力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婚姻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育专业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促进家庭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市第二殡仪馆迁建项目建设进度,完善殡葬基础设施。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殡葬市场秩序。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引导,转变群众殡葬观念,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完善残疾人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