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建立“三个体系”提升村干部管理质效

近年来,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x镇和x镇探索开展村“三职”干部职级管理试点工作,建立“评级定薪、实绩考核、激励保障”的考评体系,梯次性增加工资待遇,拓展晋升空间,着力破解村干部干事创业劲头不足、职责定位不清、工作浮于表面等问题。
此处隐藏893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建立“激励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村级队伍干事热情。严格落实全省村干部报酬“345”保障机制要求,健全完善待遇保障激励机制,将村干部职级晋升与工资报酬直接挂钩,每晋升一级每月增加100元的职级待遇,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目前,两个试点乡镇先后推荐61名村干部进入“两代表一委员”队伍,3名村党组织书记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1名村党组织书记被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名村干部职级晋升至5级,2名村干部职级晋升至6级,工资报酬最高可达5285元。同时,依托县内“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黔东独立师浴血梵净山遗址”2个省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结合村干部能力短板弱项,组织开展各类培训8期600余人次,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切实让村干部“有为有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