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破解“三农”融资问题经验做法

为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去年以来,**市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改革,着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要素,为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活水,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一季度末,农村资源要素融资新增放款*笔、金额*亿元,信贷增量、增速均居全省前三,省人行明确给予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一是创新改革政策,助力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推进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出台《关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升融资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配套制定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15项融资操作指引,明确贷款对象和条件、贷款产品要素、贷款流程、抵押登记流程、抵质押物的监督管理规定、风险控制与补偿等工作标准。创新建立涉农主体“白名单”制度,将经营正常、主业突出、征信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链重点企业和涉农主体纳入“白名单”。市县两级设立信贷风险补偿金*亿元,对“白名单”内涉农主体、重点企业贷款损失的80%提供风险补偿责任保证,引导信贷资源向涉农主体聚焦。截至4月底,累计授信支持“白名单”市场主体*家(次)、*亿元,覆盖7大产业部门23条产业链,较政府信贷风险补偿金放大*倍。
此处隐藏1077个字。VIP会员可见
资金,将创新产品贷款利率控制在4.5%以内,提升贷款可获得性。推动基于农村资源要素的特色农产品保险落地,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农商行联合人保财险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森林保险”服务模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授信*万元。强化金融科技。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图像识别等技术,以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如对蛋鸡活体抵押物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动态化监测,准确把控养殖企业、养殖户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风险,为贷款发放提供便利。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运用农村资源要素确权成果、涉农信用信息,持续推进整村授信。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等信用创建活动,为后续规模化实施打下基础。做实线上便捷服务。打造线上平台,推进农村资源要素融资线上办理,目前,线上办贷各环节已全部打通,涉农主体仅需通过“i**”平台提交贷款申请,银行机构即时响应对接、尽职调查、在线审批,最快实现3分钟申请,2日放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