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建引领优势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经验材料

*镇下辖 16个行政村 2个社区,党员 1038 人,创建三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 14 个,占比 87.5%,2022 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004 元。近年来,*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镇获得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鸣钟村获得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此处隐藏1213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创新治理模式,汇聚乡村治理合力。一是整合资源强服务。积极探索“1+6+N”模式,打造占地面积 588 平米的集便民服务、综治信访、戒毒服务、“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等功能齐全的社会治理中心,整合信访、法院、公安、司法、律所、仲裁六部门资源力量,一体开展法律援助、信访接待、警务联动、诉前调解、涉法涉诉信访等服务,助力社会治理从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凝聚力量解难题。坚持支部带动引领,广泛吸收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 36 人组建“五老乡贤”工作队,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深受乡亲信任的优势,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 130 余件,充分发挥其在乡村善治等方面的强大作用,渐渐形成了“乡贤+文化传承”“乡贤+矛盾调解”“乡贤+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文化品牌,激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造福群众的强大正能量。三是积分联奖添动力。制定党员和群众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兑换机制,按照基础分、奖励分和负面分对党员群众进行“1+N”考核记分 (“1”即村规民约,“N”即村级重点工作),坚持积分内容党员群众定、积分方式党员群众议、积分结果党员群众评、积分奖励党员群众享,先后开展环境整治、孝老爱亲、义务理发等活动 500 余次,计兑换积分奖励 10 余万元,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性和主动性,凝聚起乡村治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