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材料晦涩难懂、空洞乏味怎么办

2023-05-21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材料晦涩难懂、空洞乏味怎么办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竭尽全力写好的材料,领导却认为过于空洞、缺乏吸引力,这该怎么办?出现这样的问题,通常是作者在写作手法、事例选择、观点挖掘上出了问题。

  写作手法太平淡。从头至尾,平铺直叙,无起伏、无承接,无描写、无修饰,就像记“流水账”,没有幸福浪漫的花前月下,只有平淡如水的柴米油盐。

  事例素材太乏味。材料的主题、观点、论据缺乏故事性、趣味性,以道理论证道理,用工作辅证工作,既没有纵向的延伸,也没有横向的拓展,味同嚼蜡,枯燥乏味。

  思想观点太浅显。就事论事,见招拆招,泛泛而谈,不提炼观点,不升华思想,谈论面上的多,针对某个矛盾点深入挖掘的少,缺乏举一反三的灵性、入木三分的钻劲。

  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诗的意思,那么写了也没有意思。如果厨师做的菜卖相虽好,顾客却不喜欢吃,那么也是白费力气。公文写作同样如此,如果街市上的人不愿听、听不懂,这样的公文也是没有意义的。

  街市上的人究竟喜欢听什么样的诗文呢?肯定不会是那些晦涩难懂、呆板枯燥的诗文,而应是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生动形象、接地气的诗文,这些诗文最受街头百姓喜爱。公文的功能不仅仅是以文辅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指导社会群众的生产实践。所以,公文既要把务实管用放在首位,还要让“街市上的人能听得明白”,这样的公文才具有意义。

  如何才能写出街市上的人能听明白、丰满生动的公文呢?

  一、学会“秀文笔”

  虽然公文要以务实管用为根本原则,但也没有因此而剥夺其对审美的追求。材料中适当“秀一秀”文笔,让原本枯燥平淡的词句生动起来,恰到好处地增强材料的趣味性、吸引力,也是符合公文本质精神的。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并且要求“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备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因此,丰富公文的写作形式,让公文生动起来,具有阅读美感,不仅是领袖的号召,也是我党一贯的主张。具体到公文写作,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

  一是在表达方式上,把叙述与议论、抒情等表达结合起来,适当增强对场景和人物的细致描写与说明,让材料更加生动真实。

  二是在写作方法上,运用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手法,丰富语言“佐料”,让群众尝到不一样的公文“味道”。

  三是在修辞手法上,恰当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打破材料一贯的“瘪三”形象,让材料更加生动、更加立体,更具时代感、吸引力、感召力。

  二、学会“讲故事”

  严肃严谨的公文能讲故事吗?很多人认为讲故事违背了公文的“公务性文件”这一定义,其实这是大家对公文的误解。公文不仅能讲故事,而且还要讲得真实生动,讲得群众喜欢听,讲得有启发性、教育意义,这样的“公务性文件”才能算得上好公文。

  讲故事,当然离不开素材这个前提。公文的风格虽然总体较为严肃,但如果能在材料中适当加些典型事例,相对教条式公文而言,必然会生动、灵活得多,也更有参照性和指导性。

  1949年年初,毛泽东在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讲了伊索寓言《农夫与蛇的故事》,巧妙地将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敌对势力比喻为毒蛇,把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比喻为农夫,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蒋介石假和谈的虚伪面目,同时把我党面临的复杂局势分析得生动逼真。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不仅让当时的工人阶级看得懂,就是农村的农民也爱听,并且听得明白。

  三、学会“剥洋葱”

  “剥洋葱”是提炼材料观点的一种常见手法,就是从大观点中,一层一层地剥离,直至亮出绝对观点(或叫核心观点)为止。“剥洋葱”,就是要具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品质,从常见现象中找出别人想不到的新颖观点。

  我们以某公职人员上班期间玩手机被群众举报为例。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大家纷纷从管理制度、工作秩序、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声,批评的声音虽然很大,但效果却不好,因为这些常规套路下的分析,没有触及事件的本质。

  套路容易蒙蔽双眼,深入挖掘才能另辟蹊径。当众人都在责怪当事人,忽略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不妨转换下角度,从当事人本身着手调查分析,也许结果会令人眼前一亮。经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当事人之所以上班期间玩手机,真实原因是远在异乡的母亲突然生病住院,怀有七个月身孕的妻子正与当事人商议如何回家照料母亲……

  脱离表面现象后挖得的新信息,不仅令人眼前一亮,也引领更多人走上了“人性化”的情感路线,纠正了舆论导向,媒体纷纷发言道歉,并将舆论引向了“孝”与“德”的话题上。这样剖析出来的观点,不仅角度新颖,文章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有内涵。

  只要我们敢于打开脑洞,打破常规,善于创新,不断挖掘,就能脱离公文“晦涩难懂、空洞乏味”的束缚,打开一扇通往“笔杆子”的大门。

相关文章

  • 部署工作型领导讲话稿必须把握的三大要点
    部署工作型领导讲话稿必须把握的三大要点

    领导讲话是实施指导、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拟制部署工作型领导讲话稿时必须把握三大要点:一是要任务具体,分工明确;二是要有效分析,讲清意义;三是要激发活力,使其受领任务。领导讲话是我党我军领导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是领导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一种良好形式,是把机关领导意图转化为群众行动的一座桥梁,它是实施领导、...

    2021-02-23 00:03:52 领导讲话稿
  • 写讲话稿时,领导不给思路,该如何解决?
    写讲话稿时,领导不给思路,该如何解决?

    公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为领导撰写讲话稿。讲话稿因个人脾气禀性而异,写作难易程度不同。受领讲话稿写作任务时,有的领导会大致给工作人员粗略地讲一下自己的大致思路或者列一个提纲出来,让工作人员按照他的思路去准备。但是很多时候,领导是不出思路、不列提纲的,只是让下属先去写一篇稿子,然后再根据稿子的情况再谈。遇到这种情况...

    2021-02-22 23:55:21 讲话稿
  • 会议消息的写作要领
    会议消息的写作要领

      会议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消息形式, 在各类媒体上比比皆是。会议消息承担着介绍会议基本情况、宣传会议内容、传达会议精神、推进工作、扩大会议影响的重要任务。会议消息也...

    2023-03-12 12:04:44 会议消息
  • 如何写出有“味道”的讲话稿
    如何写出有“味道”的讲话稿

      领导讲话,既是领导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领导艺术和技巧的综合反映,体现着讲话者的经验阅历、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领导行使职能、表达思想、部署工作的...

    2022-02-15 09:23:36 讲话稿
  • 例谈“自我介绍”的写作
    例谈“自我介绍”的写作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自我介绍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交往类实用文体。其目的是为推介自己、帮助他人认识自己,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等特点。自我介绍的写作,实际上...

    2022-04-20 23:34:28 自我介绍
  • 什么是“印前复核”?
    什么是“印前复核”?

    “印前复核”是指公文印刷前,由文秘部门对需要缮印的公文进行复核。新《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复核的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改动的,应按程序复审。”...

    2021-03-26 14:17:27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答疑解惑
  • 什么是“公文管理”?它与“公文处理”等同吗?
    什么是“公文管理”?它与“公文处理”等同吗?

    不等同。公文处理是一个较大范围的概念。从广义上看,它不仅包括公文的文种、格式、行文规则、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公文归档等环节,而且还包含公文管理,所以说,公文管理只是公文处理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应当是从属关系。即使从公文处理的狭义来看,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2021-03-26 22:38:00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答疑解惑
  • 如何撰写一份得体的求职简历
    如何撰写一份得体的求职简历

      简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一份好的求职简历, 不但能把求职者的有效信息尽快传递给用人单位, 而且能引起招聘者的兴趣, 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 学会制作一...

    2023-04-02 16:25:11 求职简历
  • 询价函的模板与格式
    询价函的模板与格式

    询价函由标题、称谓、正文和落款组成,格式固定,结构简单,其写作模板如下所示。...

    2021-03-18 22:40:40 询价函 常用贸易类文书模板格式与范文
  • 求职信写作“六要”
    求职信写作“六要”

      求职信是求职者向招聘单位推介自己, 表达自己的求职意愿, 提出任职请求的礼仪文书。它是求职者就业时用来“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常用方法。用...

    2023-03-11 21:45:42 求职信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