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如何增强材料思想性

2023-11-13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如何增强材料思想性

  一篇文章失去思想性,就意味着失去“生命”。诗有诗眼,文有文魂。魂,指的就是文章思想性。材料思想性有哪些基本特征?增强思想性应掌握哪些写作技巧与方法?搞清楚这些问题,便掌握了提升材料思想性的规律与途径。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具思想性呢?笔者认为它应当具备五种气质或内涵:一是能够洞察事件真相本质;二是能够透彻分析事件矛盾;三是对事件具备独到视角见解;四是善于阐述深刻道理;五是能够精准提炼思想观点。下面笔者将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

  一、洞察事件真相本质

  领导评价一份材料,往往会用“轻飘飘”“少点味道”“没有特色”等一些看似离题千里的词。其实,这些词的背后却很有寓意,意在提醒写作者“材料没有洞察事件本质”。

  什么是洞察事件本质?就是透过现象和迷雾,掌握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经过、结果。我们常说某篇文章有思想、有深度,关键就在于作者透过问题表象“透视”事件本质,为读者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与认知上的启迪。

  透析问题的本质并不完全依靠天赋,往往由分析问题的角度来决定。写作者只要掌握了审视问题的新视角,便拥有了洞察事件本质的超能力。

  (一)从主观角度审视事件本质

  以个人、事件、单位为线索,从主观角度分析矛盾问题,查找根本症结。就个人而言,一般在撰写对照检查、民主生活会发言、述职述廉述学、年度工作总结等材料时运用较多,通常从个人的政治信仰、党性原则、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廉洁自律、法规意识、履职尽责、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微观层面,分析、查找和总结经验教训。就单位而言,一般在撰写意见、通报、总结、报告、简报等材料时运用较多,通常从党委班子、政治功能、民主原则、组织纪律、组织生活、组织建设、执纪监督等方面,分析、查找和总结矛盾根源。

  【例1】

  某县委书记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提纲

  一、党性原则有所弱化。

  二、理想信念有所钙化。

  三、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四、组织纪律有所退化。

  【评析】

  该例中的县委书记在对照检查时,重点围绕县委书记这个主观对象,从“党性原则、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等层面,刀口向己,自我剖析。这是撰写主观类材料常用的技巧与方法,可做“万能钥匙”借鉴使用。

  (二)从客观角度审视事件本质

  脱离个人或单位,从客观的视角(第三者视角)审视全局,通常从体制、制度、机制、道德、文化、教育等宏观层面分析事件原因教训。从客观角度分析,其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材料的信服力与大局观。

  比如,高铁“霸座男”事件出现后,广大网友纷纷加入谴责队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霸座男”在传统家教、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教育学历、文化传承等层面的素质短板,但这些均是以“霸座男”这个个体为出发点。“霸座男”只是社会的微小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现象,如果只从“霸座男”身上找问题,那么分析事件本质矛盾时,即便我们竭尽全力批驳,除了发泄私人愤懑情绪外,难以透析事件本质,提升材料层次,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在《全面依法治国托举每个人的安全感》的评论中,从客观视角揭示问题治理的深层次矛盾,从“依法治国”的高度透析事件本质,为拓展写作者视野打开了“一扇窗”。

  【例2】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实现善治的起点,而背离法治则会造成种种难以预料的社会乱象,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被反复证明的经验和规律。近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上颇不平静,从“高铁扒门”到“博士霸座”,从“疫苗之殇”到“滴滴顺风车迷奸”,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事件在社交媒体激起排浪式舆论,这些事件对常识和底线的挑战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运行成本。社交媒体上关于这些新闻的热烈的公共讨论,从一个侧面看,正是对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呼唤,是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的民意基础。

  【评析】

  《光明日报》从依法治国层面展开评论,站位点高,见解独到,论述过程抽丝剥茧、拂尘见金,阐述观点有理有据、深刻透彻,犹如“一刀砍在骨头上”的彻底分析,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二、透彻分析事件矛盾

  著名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朽,主要原因在于全诗深刻揭示了事件的主要和次要矛盾,带给后人丰富的联想和启迪。特别是“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千古佳句,广受赞誉,广为传诵。

  写作同样如此。评价文章质量的优劣,通常也是以能否揭示问题本质矛盾作为评判标准。

  那么,写文章该从何处着手揭示问题本质矛盾呢?

  (一)从事件发展过程揭示矛盾

  任何问题的出现,总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只有把问题的发展路径与规律摸清楚,才能找到由量变转为质变的“临界点”,从而摸清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是公文写作中找准矛盾点的思路与方法。

  公文体现思想性,核心就在于是否摸准矛盾形成的“脉络”,揭示问题的矛盾。

  【例3】

  近年来,虽然反贪反腐成绩显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深层问题仍未触底,滋生土壤仍未铲除,反弹警报仍未解除,肃贪反腐任重道远。从现实思想表现看,有的持有观望态度,有的产生松懈情绪,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有的甚至想回到过去享受“滋润”日子。从干部行为表现看,党员受“四风”病毒雾霾毒害,理想信念或多或少遭受污染腐蚀,有的表现为精神追求不崇高,生活情趣不健康,战斗精神不昂扬。从工作作风表现看,有的表现为党群情结不深,同志情谊淡薄,宗旨意识不强,与地方朋友走得亲近、打得火热。种种迹象表明,作风建设还处在“不敢”“不深”的阶段,离“不能”“不想”的状态还有很大距离。

  【评析】

  上面例文在分析问题原因的过程中,具体阐述了矛盾久患成疾的形成途径与过程。具体从现实思想、行为表现、工作作风层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举例,可谓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不仅有很强的打击感,而且说服力也非常强,很能触动读者内心“神经”,为后期如何持续抓好廉政建设起到了预警与启示作用。

  分析矛盾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不只是简单地为了增强文章可读性,更重要的是把事理阐述清楚,把矛盾剖析透彻,让读者有所悟有所获。这一过程有利于我们把握矛盾形成的规律,为现实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制止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效果,这才是公文的核心要义所在。

  (二)区分主要和次要矛盾

  工作推进不可避免会遭遇大大小小的矛盾和困难。分析矛盾问题时,尽量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作风,核心在于搞清楚哪些矛盾占主体地位,哪些矛盾是旁枝末节;哪些矛盾会影响牵动全局,哪些矛盾是无关紧要的。准确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工作重心;集中火力攻克矛盾,才能把事理分析清楚透彻,不会让人感觉不痛不痒。

  【例4】

  《落实“两个责任”,确保风清气正》节选

  大家一定要清楚,当前党委的头等大事是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各级党委书记必须有足够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是对的,但党委书记一定要学会弹钢琴,一定要牢记党建这个“主业”,牢记党风廉政建设这份“责任田”。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作为党委书记,如果主体责任没有抓好,其他一切工作都等于零。

  【评析】

  该例中列出了两个大项工作:一个是经济建设;另一个是党风廉政建设。文章分别对两项工作进行了定位:“经济建设”是“头等大事”,但并不属于主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主业”,并强调“主体责任没有抓好,其他一切工作都等于零”。文章清晰传递这样的信号:“党风廉政建设”才是主要工作,才是主要矛盾,其余一切工作都应属于次要矛盾。

  辨析清楚材料中的主次矛盾非常重要,对各级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以及部署下步工作,都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性和统领性。

  那么,公文材料究竟该如何界定主要和次要矛盾呢?

  1.从文件精神中领悟

  从上级文件中抓“活鱼”,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准确领会上级意图,从而找出工作中的主次矛盾。按一般规律而言,只要是上级文件要求的、领导经常强调的、影响全面建设的、社会反响强烈的、阶段性的突击性的任务等通常为主要矛盾。

  2.从工作动态中把握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常识: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转换的。比如,第一、四季度,各单位为确保能开好头、收好尾,通常会把安全工作作为季度主要工作;第二、三季度是业务拓展的黄金期,各单位通常又会把业务作为主要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次要工作。

  3.从工作全局上判断

  单位的中心工作一般为主要矛盾,其他工作为次要矛盾。管党务的一般把“党建”作为主要工作,管经济的一般把“项目”作为主要工作,搞管理的一般把“安全”作为主要工作。各部门的主要工作依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各部门与单位这个大局是一个整体,当部门的主要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比较时,自身的主要矛盾就会转变成单位的次要矛盾。

  (三)剖析矛盾的深层原因

  思想只有经过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材料展现思想性,通常会在矛盾剖析中得以体现。矛盾剖析得越深刻,材料思想性就越耀眼。

  如何衡量材料矛盾剖析是否深刻呢?标准就是启迪思路,开阔眼界,值得借鉴,以儆效尤。

  【例5】

  前段时间,娱乐圈最火爆的新闻,莫过于张杰录制《王牌对王牌》节目时晕倒摔伤的事件了。事件发生后,曾有粉丝要求节目组为事件道歉,工作人员回应称:“过马路还有危险,难道就不过了吗?”如此说话,怎么听都觉得不顺耳。出现问题,主动关怀,赔礼道歉,这才是人之常情!但节目组令网友大跌眼镜的反应,不仅伤了广大网友的心,更加证实他们在安全意识与防范上的淡漠与疏忽。

  【评析】

  这段材料评论通过热点事件引入,从正反两面辩证思考,并以“过马路还有危险,难道就不过了吗?”为反面事例,揭示节目组“安全意识与防范上的淡漠与疏忽”这个主要观点。这样的辩证结论,令人信服、无可反驳,而且启迪思路、引人反省。

  深入剖析问题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和“钉钉子”的攻坚精神,只要确定了方向,就要层层推进、锤锤敲实,不见兔子不撒手。我们还需要有“剥洋葱”的笃定精神,不能满足于外在的、眼前的、次要的,要注重从普遍现象中掌握事件发展规律,摸清事件脉搏,分析发展轨迹,预测发展趋势,顺藤摸瓜,沿河寻源,透过表象,找到症结。

  即便一篇公文最终得到了结论,也要让人感到道理确实讲通了,问题确实说透了,真正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只有问题的矛盾原因分析透彻了,材料的思想性才会随之大放异彩。

  三、具备独到视角见解

  经常写材料的人都知道,写材料难,难在出观点、出思想。“笔杆子”每天生活在巴掌大的办公室里,每天面对的都是周而复始的工作,主题教育、专项活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廉政作风、日常管理、业务工作……这些工作天天讲、年年抓,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好点子都讲完了,好观点都说透了,真的是无话可说了。但领导逢会还要讲,还要求出新观点、新理念,很多材料人因此陷入了迷茫。

  面对如此困境,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一)善于积累

  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量变引起质变,这不是什么稀罕道理。材料新观点不是来自脑洞大开的幻想,而是来自日常积累后的厚积薄发。只要素材够多,经验够丰富,认识够深刻,就不难出新观点新思想。

  1.要注重积累素材

  很多机关“笔杆子”都有一个习惯,非常注重从网络上收集写作素材,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门别类建立素材库。当遇到一个对自己而言的陌生领域、知识空白、认知盲区时,就会打开素材库搜索关键词,从众多优秀素材中寻找灵感思路,从而快速确定材料主题。

  2.要注重积累经验

  毛泽东同志曾讲道:“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经验来自哪里?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坐在办公室是坐不出新观点新思想的,即使揪头发揪出个新想法,也会因为脱离实际,受到领导、群众的不满。新观点一定爆发于长期的经验积累,而积累经验一定来源于躬身实践。机关人需要经常“打开窗”“跨出门”,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唯有亲身经历,才可能有惊喜发现。

  3.要注重积累观点

  材料都是为领导服务的,只有观点符合领导意图,材料才能顺利过关。材料人一定要当有心人。不仅要注重平日阅读时新颖观点的收集,当遇到领导讲话时,无论是随机而讲,还是有备而讲,都要像战士一样,时刻准备战斗,注意记录领导脱口而出的新理论、新观念、新点子、新火花,这些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材料的主观点。我们记录新观点的同时,还要记录旧观点,那些经常被领导提及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道理观点,在材料中要注意避开,以前讲过的经验不要再使用,以往材料中多次用过的观点不要再提及,时时留意新鲜的观点、革除陈旧的观点,这样写起材料来才不会临时抱佛脚,摸不透领导习性,抓不住新观点的“尾巴”。

  (二)善于发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材料人必备的技能与素质。现实工作中,虽然年复一年,看似事事重复,其实,即使是同一件事,因人、因时、因势不同,往往也会产生观点的差异,只要肯用心,总能从普遍现象中发现新迹象新思路。

  比如,有一个报社收到一篇稿子,主题是“较真连长不弄虚作假”。其实,这个提法不算新了,但其中有个现象很有新意:上级要求该连连长报告“三员一手”,连长说没有达标的,上级还催着他汇报,其中意思很明确,就是启发他降低标准,凑个数字,但这位连长不为所动,回答“没有就是没有”。

  其实在连长坚持原则中,已经产生了一个新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要抗得住外部干扰和诱惑。报社编辑要求作者以这条线索重新修改了稿子,突出表现连长顶住压力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后来,这篇300多字的短新闻,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全军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真相总是隐藏在历史的迷雾当中。”新观点总喜欢穿上伪装,隐藏于普遍现象之中。一成不变的人文,一物不改的环境,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却往往隐藏着真知灼见。上报受奖人员是一件小事,年年都在重复发生,就因为该连长“顶住压力坚持原则”这一思路的变化,点燃了改变材料命运的幸运火花。

  可见,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乏好的思想,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坚持用辩证的眼光审视世界,就能收获“众里寻他千百度,真相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奇效果。

  (三)善于思考

  材料往往因思想深度而出彩,不因辞藻华丽而夺目。这不仅是材料写作者的经验之谈,而且是领导对材料的定位与要求。材料有思想深度,就是对事物的观察有新颖独到的见解,就是用全新的视角解剖问题,提出有异于过去、超越常人的观点和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而应该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同样适用于公文写作行业。思考的本质是解决疑问。遇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领导在台上讲话,你就可以问一问自己,领导的讲话稿为什么要那样写?如果按自己的思路写效果会怎么样?又比如看到一份好材料,你就问一问自己,材料是从哪个方面破题的?材料提纲为什么要这样拟制?材料观点是怎么提炼的?还比如逛街遇到行人闯红灯,你可以假设自己是政策制定者,想一想行人为什么闯红灯?现行规定有哪些漏洞?如何从制度、素质、文化、设施层面约束和规范行人行为?等等。

  凡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尝试多角度审视问题,经常复盘反思错误缺漏,努力克服懒惰畏难心态,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思考的习惯。

  四、善于阐述深刻道理

  公文材料中常常会涉及一些高深理论,这些理论往往是一篇文章是否具有思想性的重要体现。然而,这些内容常常被大家认为空洞、不接地气,是“大道理”“喊口号”“形式主义”“八股习气”。

  比如,一位领导曾在全体员工大会中讲道:“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单位建设才能稳步推进,顺利前行。”当场就被群众指责“官话、套话”一大堆,纷纷表示听不懂、不喜欢。其实,这位领导的讲话是正确的,其中的道理或理论也是非常有指导性的。之所以被“扣帽子”,就是因为没有用“群众听得懂”的话来阐述这些“大道理”。

  如果写作者用文字把“大道理”讲通俗了,那么材料也就深刻了,思想性也就脱颖而出了。如何才能把“大道理”通俗化、深刻理论浅显化呢?

  (一)善于用生动故事阐述道理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阐述晦涩难懂的道理。比如,很多公文材料中会有关于“信仰”的论述,如果材料写成这样:“所有党员干部必须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打赢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信仰之战、灵魂之战。”这肯定会背上“八股文”的骂名。

  如果借鉴王树增在《长征》中的写作方法,相信一定会受到群众鼓掌欢迎。《长征》一书中,虽然只字未提“信仰”二字,却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生动感人。

  【例6】

  1935年春,中央纵队正以急行军的速度通过贵州境内的一个山口。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的妻子,26岁的陈慧清却要分娩了。陈慧清被抬到了路边的一个草棚里,因为难产在剧烈的疼痛中打着滚。枪声越来越近了,董必武对警卫员说:“去,告诉董振堂,这里在生孩子,让他把敌人顶住。”董振堂把39团团长吴克华叫来了:“生孩子需要多长时间,就给我顶多长时间!”39团的红军官兵在距离陈慧清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拼杀中不断有官兵问:“生了没有?生了没有?”整整两个小时后,孩子出生了。担负后卫任务的39团随即撤离了阻击阵地。当董振堂听到有官兵埋怨说为了一个孩子让一个团打阻击不值得时,这位红军军团长火了,董振堂说:“我们今天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明天吗?”

  【评析】

  同样是讲“信仰”,如果写得呆板枯燥生涩,群众看了只会心生厌恶、昏昏欲睡。例6中通过生动讲述红军长征生孩子的历史故事,把“信仰”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明天”这个道理阐述得直观深刻,画面感很强,引发读者强烈的灵魂共振,阅读效果很好。

  (二)善于用名人名言阐述道理

  有时,公文材料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深奥晦涩、不易用文字阐述清楚的道理。其实,有些道理已被历史证明过,无须作者再绞尽脑汁、旁征博引进行论证,只需移花接木、恰当引用就可以了。

  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千古绝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已被范仲淹、文天祥、诸葛亮、林则徐等人用历史印证过,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坐标,无须写作者再费笔墨进行论述。在材料撰写过程中,如果涉及阐述理想信念、原则立场、责任担当、报国奉献、功名利禄等道理时,只需对历史事件恰当进行引用,就能将枯燥理论生动化、深奥道理通俗化,实现感化人、说服人、教育人的效果。

  (三)善于用正反对比阐述道理

  通过对同一件事件中存在的正反两面进行现象与本质的参照对比,找出正面优势与反面不足,从而深刻揭示道理的内涵与意义。比如,李瑞环同志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文中,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深刻揭露了官僚主义的弊病和危害。

  【例7】

  我们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坏的风气,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高谈使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阔论使他们耽误了许多事情……他们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谁“进球”吹谁“犯规”;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他们涣散了别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围的风气。

  【评析】

  作者通过对“行千里”与“在屋里”的正反对比,“唱功”与“做功”的正反对比,“运动员”与“裁判员”的正反对比,“前边干”与“旁边看”的正反对比,帮助群众看清楚“官僚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本质特征,直指党内某些同志腐化作风的危害,这比直接阐述“为官”道理更加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五、精准提炼思想观点

  我们常把材料写平庸了,其实是我们陷入了“流水账”的陷阱。如果写材料只顾就事论事,不擅长“跳出来”,以更高层次、锐利眼光审视事物,那么就会陷入满地“鸡毛”的尴尬。

  什么是“流水账”呢?就是跳不出业务工作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具体事,不加区分地罗列现象,表面上看事事都联系了工作实际,其实缺乏对工作现象的绝对“把控力”,从“千条线”中理不出头绪重点,文章观点也不具有指导性、逻辑性和思想性。这样的文章就像小学生写日记,是难以上得了职场台面的。

  如何才能克服记“流水账”的旋涡,写出具有思想性的材料呢?

  (一)具有跳出来的意识

  “跳出来”,就是要从传统思维中脱离出来,跳出“狭隘”的自我意识的影响与羁绊,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事件,实现“旁观者清”的效果。

  我们以《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激荡督查检查考核的正能量》为例,感受一下“跳出来”的魅力。

  【例8】

  有基层干部反映,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针对扶贫工作的各级各类督查也日益增多。现在,为应对上级要求,每日工作都要做笔记台账,反反复复填报材料,不少内容还必须一式多份。一些名目繁多、频次过密的督查检查考核,重留痕轻实绩、不问因果就追责问责的做法,成为抓落实过程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困扰。

  【评析】

  脱贫攻坚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如果追根溯源,在分析“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为何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困扰”的症结原因时,我们常用的写作思路,会以“工作思路缺乏创新力,工作统筹缺乏把控力,工作方式缺乏拓展力,工作作风缺乏果敢力”等原因来剖析问题。其实,这样的思路是以个人视角为出发点的自我审判,脱离不了主观的狭隘影响,也触及不到问题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警示和阻止问题的再发生。

  【例9】

  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为什么会变形走样、成为负担?除了统筹管理不足、方式方法欠佳、作风病故态复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上级推动工作缺乏抓手,下级展现政绩缺乏出口。这启示我们,既要加强督查检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也要从改革发展的宏阔视角更好开展工作、推进落实。

  【评析】

  作者在剖析问题时,具备了“跳出来”的意思,以第三者的视角,既分析了“统筹管理、方式方法、作风病”等表层原因,又深刻揭示了“上级推动工作缺乏抓手,下级展现政绩缺乏出口”的重要原因。最能体现材料思想性的是最一句话“这启示我们……”,展现了作者宽广的眼界,撇清了作者作为“主角”的嫌疑,突显了作者观点的客观性,这样的文章更能令人信服。

  (二)具有纵观全局的素质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领导身边的秘书,从事领导岗位的概率会更大。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主要原因,是秘书具有与领导对等的全局思维。

  由于秘书经常起草领导各类讲话材料,在力求切合领导身份、地位、层次和口味的同时,他们已经潜移默化地具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纵观全局的能力素质。我们常常感到领导的讲话思想性特别强,很有指导性、统揽性和前瞻性,其实这些都与秘书的“全局观”密切相关。

  如何才能培养与领导对等的“全局观”呢?

  1.要搞清对象

  对象,也就是材料的受众,究竟是谁在听或看材料。只有搞清楚对象,才能全面地把握受众的特性,这样的材料才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受众才更容易接受认可。

  2.要转换位置

  “屁股决定脑袋”,这不一定就是玩笑话。从写作者角度出发,就是要自觉搞身份转换,以主角身份站在单位层面、领导角度去看待问题,写材料时多问自己:“如果是领导会怎么看?”“符不符合受众身份?”只要自己随时保持在“角色”状态,就能从思维上接近“角色”。

  3.要区分类型

  不同类型的材料,它的“全局观”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市长讲评全市经济工作,写作者就需要站在全世界、全亚洲、全中国、全省全市的高度来全面把握,努力把眼光放远放长,才能准确把控本市经济发展这个大局。

  (三)具有总结提炼的能力

  总结提炼的能力,就是具备从杂乱现象中归纳出共性、特点、规律的能力。通俗讲,就是具备从琐碎的事务中寻找“真金”的能力,这些“真金”也就是常说的“观点”。

  【例10】

  所有员工不准随便搞拉拉扯扯关系;要严格请销假制度,特别是工作时间外出要从严控制;所有人员一律不准涉足不健康场所等。

  【评析】

  本例中有事说事,既联系了实际,也点到了具体问题,唯一遗憾的是,没能从常见现象中总结出观点来,体现不出材料的思想性。因此,领导在审草稿时,修改为:

  要充分认清社会上消极因素对职工影响的严重性,切实提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打牢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要严格责任制,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请销假、工作时间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内部既要管严管住,又要防止社会上消极因素浸透进来;要积极改善职工的物质条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创造育人塑人的良好环境。

  修改后的材料,分别从外界因素和内部管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完善等层面进行全面反思,材料明显上了层次。最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更加注重组织层面的反思与弥补,而不是对当事人行为的指责,体现出领导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宽阔包容的胸怀,非常符合领导“身份”。相信当事人和企业其他员工,都会被领导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四)具有移花接木的技巧

  移花接木,就是巧妙引用“金句”来增强材料思想性。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为“金句”呢?就是那些被广泛流传的具有深远意义和发人深省的如金子般宝贵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比较正面,富含哲理,具有指导性、启发性,有较好的引用价值。

  比如:“坚持理念先行,向思想解放要动力;坚持改革攻坚,向体制机制创新要活力;坚持开放先导,向全面开放要空间。”“历史的如椽巨笔,需要魂脉牵引;时代的伟大征程,离不开思想灯塔。”“摒弃政绩焦虑,敬畏发展规律,尊重地方实际,少些‘一个师一道法’的浮躁,多些‘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正是干部谋潜绩、创实绩的不二法门。”等等。

  诸如此类的金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思想,在材料中直接引用或适当修改后引用,对增强材料思想性有较好效果。关于如何收集“金句”,就是要多读多记多思,这里不展开阐述。

相关文章

  • 如何给演讲稿的语言加点趣味
    如何给演讲稿的语言加点趣味

      演讲稿的语言不应该像是被白开水泡过的一样, 使人感到淡而无味, 因为演讲应当是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进行的一种充满“趣味”的心灵交流。这“趣味”...

    2023-02-24 22:22:24 演讲稿
  • 精心安排呼语 提升演讲力度
    精心安排呼语 提升演讲力度

      演讲辞的呼语是演讲人对听众的称呼,它在演讲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功与否。呼语在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均起到不同的作用,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演讲开...

    2022-07-12 21:57:21 演讲
  • 什么是“签署”?它与“签发”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签署”?它与“签发”有什么不同?

    公文中签署与签发是不同的,签署是指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由签发公文的领导人在公文正本署名位置亲笔签名,或者对于大批印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的手章,它代表发文机关。只有以签发人名义制发的公文,才有签署可言。需要签署的公文,主要包括命令(令)、协议、合同、证明书等,签发人要在指定的位置盖章,一经签署,即发生效力。签发则是指公文办...

    2021-03-26 14:05:44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答疑解惑
  • 述职报告的写法
    述职报告的写法

      述职报告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据自己的职务要求, 向选举单位或任命机构、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及本单位的干部群众, 汇报自己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报告, 是干部考核工作的一...

    2023-04-30 22:15:35 述职报告
  • 简报写作的注意事项
    简报写作的注意事项

      在写作简报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报道要及时。简报就是对工作或会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最快的速度上传下达,使领导机关能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措...

    2023-02-22 11:39:49 简报写作
  • 巧用夸张让演讲稿更加精彩动人
    巧用夸张让演讲稿更加精彩动人

      就演讲稿写作的语言表达而言, 夸张既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 也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经验表明, 演讲的夸张可以用“言过其实”的方式, 烘托现场气氛, 强化思...

    2023-02-27 22:06:17 演讲稿
  • 领导讲话“五要”
    领导讲话“五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领导者主要是通过有声的语言或无声的语言 (文字) 来表达思想、传达任务、安排工作。领导讲话既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 体现领导者...

    2023-03-11 21:46:38 领导讲话
  • 竞聘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竞聘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气势要先声夺人  竞聘演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竞争性,而竞争的实质,是争取听众的响应和支持。而做到这一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气势,“气盛宜言”。这...

    2023-02-20 15:58:03 竞聘演讲稿
  • 刻意而为 全力增强突破性——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思考
    刻意而为 全力增强突破性——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思考

      政务信息是以文字为载体,对事关政府系统正常运转的各种情况的客观反映。后疫情时代,国情世情愈显错综复杂,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这对基层信息写作的质效提...

    2022-04-18 21:50:02 政务信息写作
  • 谈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的写作方法
    谈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的写作方法

      高校开学典礼是大学新生的重要一课, 新生通过参与这一庄严的仪式, 感受大学精神, 认同校园文化, 激发追梦动力, 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新跨越, 开启学习成长的全新旅程。高...

    2023-03-06 22:39:10 讲话稿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