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023-11-25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典型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的只是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这里就涉及“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的目的,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中,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解释,那就可能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

  (2)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烦琐而枯燥。举例来说:某调研小组就“我县群众生活水平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度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上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莫名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这样,人们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明,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活动无须涉及过多量的分析,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3)辩证、全面、准确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分析材料要力戒片面性,防止因一叶而障目,既要看到正的一面,又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相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主流的一面,又要看到非主流的一面,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对于以总结新鲜经验、探讨有争议的问题、把握形势和谋划对策为目的的调研活动来说尤为重要。比如某次调查中发现,某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户通过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来确定种什么和种多少,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还带动了规模种植,这当然是一项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了。但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有了“订单农业”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农业生产就没问题了;有的客商不认真履行合同,产品畅销就来调货,产品滞销就不来调货,导致农户利益受损;有的农户不懂技术偏又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结果钱没赚到反而亏大本。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总结、肯定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新鲜经验的同时,运用辩证、全面分析的方法,尖锐地指出了几个问题:“订单农业”不等于自发农业,还须基层干部适时加以组织引导;“订单农业”不等于效益农业,还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订单农业”不等于保险农业,还要教育农民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一来,读者既能从典型身上学到经验、受到启发,又能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制订科学、周密的政策措施,使“订单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来,那么这篇调研文章就真的是“功不可没”了。设想一下,作者如果不是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应对的办法,撇开文章的质量不说,更要紧的是,它将给读者带来怎样的误导呢?

  总起来说,“研究”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分析材料,就是正确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研究”的质量如何,决定着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当然也决定着调研文章的优劣。所以在“研究”这道工序,一定要把功夫下足,把问题搞深搞透。

相关文章

  • 领导讲话稿的作用
    领导讲话稿的作用

      抽象地讲,领导人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还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

    2023-02-11 23:03:46 领导讲话稿
  • 如何写好个人总结的开头,写好个人总结的注意事项
    如何写好个人总结的开头,写好个人总结的注意事项

      开头的基本信息,包括担任什么职务、从事或者分管什么工作,在这期间职位或者职务有什么变化+在什么的领导下、在什么的帮助下、在什么的支持下+按照什么部署、理念、要求、...

    2023-02-05 16:18:35 个人总结 注意事项
  • 提纲类申论小作文写作技巧
    提纲类申论小作文写作技巧

      近年来,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应用文体试题所占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可以说与应用文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无关系。而属于应用文范畴的提纲类申论小作文试题出...

    2023-09-20 22:09:17 申论小作文
  • 新闻时评写作六大要领
    新闻时评写作六大要领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于日前揭晓, 浙江日报理论评论部“之江观察”栏目, 荣获一等奖, 此消息在新华社相关新闻中被重点提到。  看到这一消息, 我作为浙...

    2023-03-07 20:53:48 新闻时评
  • 如何使演讲稿的说理更有深度
    如何使演讲稿的说理更有深度

      演讲稿写作, 离不开叙述和议论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事例, 是运用例证法说理的基础;而议论事理, 才是增强说服力的关键。因此, 就演讲稿写作而言, 无论叙述什么样的...

    2023-03-10 17:57:25 演讲稿
  • 同一个会议上如有多个领导讲话,写法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同一个会议上如有多个领导讲话,写法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从道理上讲,一个会议上不宜有多个领导讲话,否则必然出现重复,弄得下边不知贯彻谁的讲话好。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有时又很难避免,这就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一些技术处理。这里...

    2023-11-18 22:57:54 领导讲话
  • 调研文章怎样立观点?
    调研文章怎样立观点?

      同讲话稿一样,调研文章的形成也离不开精心提炼观点。稍有不同的是,讲话稿的观点虽然也是基于对实践的思考,但或多或少地会带有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主观意志,而调研文章的观点...

    2023-11-25 17:32:05 调研文章
  • 总结的常见写作模式
    总结的常见写作模式

    常见的总结模式有以下几种: (1)总分式。即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概述,然后分条写自己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按时间顺序书写。 (2)串联式。即将一个个问题分开来写,在每一个问题中既有情况...

    2023-03-18 19:36:29 总结
  • 招聘启事该怎么写?——兼评一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该怎么写?——兼评一则招聘启事

      启事,是告启文书的一种。用人单位常通过发布招聘启事,向社会公开招聘相关人才。招聘启事写作质量的高低,对招聘单位的形象和招聘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日常应用文...

    2023-05-20 19:04:27 招聘启事
  • 工作总结中怎样写好体会?
    工作总结中怎样写好体会?

      体会,即对于工作实践的体验领会,是从工作回顾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其中包含着带规律性、经验性的东西,具有既总结以往又启迪今后的双重意义。所以,要写好体会,还得多动点脑筋...

    2023-11-30 23:02:56 工作总结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