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长在违法占道经营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违法占道经营整治调度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期整治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措施,全力推动我县违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整治工作重要意义
违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不是小事,它关乎城市的形象、群众的生活、社会的秩序和发展的环境,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一)关乎城市形象塑造,展现县城良好风貌
此处隐藏8207个字。VIP会员可见
。要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定期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督查内容包括整治方案的落实情况、整治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督查小组要客观公正地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奖惩机制挂钩。要将整治工作的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的奖惩机制挂钩,对在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调动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问责。要建立严肃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整治工作中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通过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整治工作各项任务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五、完善保障措施,为整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的保障措施是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要从人员、物资、经费、制度等方面入手,为整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充实整治工作力量
充足且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是开展整治工作的基础,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充实整治工作力量。一是合理调配人员,优化队伍结构。要根据整治工作的需要,合理调配现有人员,充实到整治工作一线。同时,要优化队伍结构,注重选拔和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人员加入到整治队伍中,提高整治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要定期组织整治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沟通技巧、应急处置等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整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依法开展整治工作。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如表彰先进、晋升职务、发放奖金等。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配备充足物资装备,满足整治工作需求
充足的物资装备是开展整治工作的必要条件,要配备充足的物资装备,满足整治工作的需求。一是配备执法车辆设备,保障执法工作开展。要为整治工作配备足够的执法车辆,如执法巡逻车、清运车等,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同时,要配备必要的执法设备,如摄像机、记录仪、对讲机等,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二是提供防护用品装备,保障执法人员安全。在整治工作中,执法人员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要为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装备,如安全帽、防刺背心、防护手套等,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配备办公设施设备,提高工作办公效率。要为整治工作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提高工作办公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三)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整治顺利推进
专项工作经费是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要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确保整治工作不受经费问题的影响。一是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确保经费足额到位。要根据整治工作的任务和需求,合理编制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包括人员经费、物资装备经费、办公经费、宣传经费等。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支持,确保经费足额到位,为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二是规范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加强对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规范经费的审批、使用和报销程序。要严格按照预算使用经费,杜绝浪费和挪用经费的现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强经费监督检查,确保经费使用合规。要加强对专项工作经费的监督检查,定期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合理、有效。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整治工作流程
健全的制度是规范整治工作流程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要建立健全执法管理制度,明确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等,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同时,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对违法执法行为要依法予以追究。二是完善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群众反映渠道。要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对群众的投诉举报,要及时进行受理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群众。通过投诉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提高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应急处置制度,应对突发情况发生。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等,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整治工作中,如遇到暴力抗法、群体性事件等突发情况,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处置,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整治工作成果
整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整治工作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一)推行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处置问题
常态化巡查是防止违法占道经营反弹的重要手段,要推行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一是制定科学巡查计划,确保巡查全面到位。要根据县城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查计划,明确巡查的时间、路线、频次和人员等。巡查计划要覆盖全县所有的街道、路段和重点区域,确保巡查全面到位,不留死角。二是明确巡查人员职责,保证巡查工作质量。要明确巡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巡查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巡查计划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违法占道经营行为,并做好记录和上报工作。同时,要对巡查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保证巡查工作质量。三是建立快速处置流程,及时解决发现问题。对于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占道经营问题,要建立快速处置流程,明确处置责任和处置时限。巡查人员要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处置,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实现长效跟踪管理
动态监管体系能实时掌握违法占道经营的情况,实现长效跟踪管理。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监管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违法占道经营监管信息平台,将违法占道经营的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通过监管信息平台,能及时掌握违法占道经营的动态情况,为整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实施分类动态管理,针对不同情况施策。要根据违法占道经营的类型、规模、危害程度等情况,实施分类动态管理。对于经常出现违法占道经营的区域和经营者,要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对于偶尔出现违法占道经营的区域和经营者,要进行提醒和教育。通过分类动态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经营者进行信用管理。要建立违法占道经营经营者信用评价体系,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信用评价。对于信用良好的经营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对于信用不良的经营者,要进行重点监管,并依法予以处罚。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三)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群众是城市的主人,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一是建立群众监督队伍,参与日常监督管理。要建立群众监督队伍,吸纳热心市民、志愿者等加入监督队伍,参与到违法占道经营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群众监督队伍要及时发现和上报违法占道经营行为,协助执法人员开展整治工作。二是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意见建议。要定期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对违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满意度调查,能及时发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要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整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三是组织公众参与活动,增强市民城市意识。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参与活动,如城市管理宣传日、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通过活动,让市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共同维护城市的整洁有序。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激励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持续做好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果。一是建立长效考核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体系。要建立长效考核指标,将违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纳入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年度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要包括整治工作的成效、群众满意度、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等内容,通过考核,督促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持续做好整治工作。二是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及时反馈考核结果。要定期对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对于考核评价优秀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三是根据考核结果改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要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整治工作的水平。同时,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同志们,违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建设整洁、有序、文明、美丽的县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