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调研报告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思政课在线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近年来,尽管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数量甚为可观,但多数在线学习资源仍旧以教师为中心,缺乏面向学习者的设计,导致出现了难以匹配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互动性支持不强等问题。因此,亟需对高校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予以重新审视,推进思政课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问题
此处隐藏5128个字。VIP会员可见
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建设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应把在线学习资源的“应用价值”作为体验的核心。在线学习资源的“应用价值”,主要具备五个方面的体验特征:一是精准性,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应用价值”的出发点应该是具有差异性的大学生个体。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要从“大水漫灌”的泛化学习资源变为“精准投放”,做到“因人而施”,实现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靶向推送。二是引导性,思政课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要具有“易寻性”,而且还要将“易寻性”提升为“引导性”,例如,在思政课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上,要具有高质量的学习指南、知识地图、思维地图。三是交互性,一方面是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人机交互操作符合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习惯和操作习惯,能为大学生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建设与使用带来良好的操作体验;另一方面是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需提供多种类型的人际交互,同步抑或异步的师生交互模式,文本、音频、视频等交互介体,互动平台、微信、QQ等社交类软件的交互工具。四是泛在性,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不仅要支持多种网络和智能终端,还要能满足大学生思政课泛在学习的需要。五是可靠性,面对海量的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不仅需要加以精心编排,更要对其来源加以审查,确保安全可靠,知识版权无争议,学习资源建设要符合技术规范。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