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县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现存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安排,为全面掌握我县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推进情况,切实找准制约改造质效的痛点堵点,近期,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联合住建局、民政局、街道办等部门组成专项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县12个街道(乡镇)、37个已完成或正在实施适老化改造的老旧小区,通过实地踏查、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座谈会8场,访谈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62人次,入户走访60岁以上老年居民153户(其中独居老人47户、失能半失能老人21户),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集意见建议87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推进现状及阶段性成效
我县现有城镇老旧小区182个,涉及居民8.6万户,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比达3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是典型的“深度老龄化”城区。2021年以来,我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0.8亿元,完成76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惠及居民3.2万户,占全县老旧小区总量的41.8%。从调研情况看,本轮改造呈现三个显著特点:
此处隐藏2790个字。VIP会员可见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重点在“精准施策、长效运维、多元共治”上下功夫,推动适老化改造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一)建立“分类分级”改造机制,破解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建议制定《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评估标准》,将小区划分为“基础型”“改善型”“品质型”三类,实施差异化改造。对“基础型”小区(房龄超30年、老年人口占比超40%),重点完善无障碍设施、安全防护等“保基本”项目,确保2025年底前全覆盖;对“改善型”小区(房龄20-30年、老年人口占比20%-40%),侧重加装电梯、智能监测等“提功能”项目,2026年前完成50%改造;对“品质型”小区(房龄10-20年、老年人口占比低于20%),探索“适老化+适儿化”融合改造,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同时,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居民出资比例高、配合度好的小区,额外给予10%-15%的财政补贴,激发基层改造动力。
(二)构建“建管一体”运维体系,解决“重建轻管”顽疾
明确“谁受益、谁负责”的运维责任:基础类设施(如楼道扶手、防滑路面)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住建部门维修;提升类设施(如无障碍卫生间、智能监测设备)由物业企业承担维护责任,未引入物业的小区,可通过“居民付费+财政补贴”方式解决(建议按每户每月2-3元标准收取维护费,财政给予50%补贴);特殊类设施(如“一键呼叫”装置)由民政部门牵头,委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保障经费。同时,建立“改造项目档案管理系统”,对每个设施的安装时间、维护记录、故障处理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久”。
(三)推行“需求导向”设计模式,提升改造适配性
建立“专业团队+社区工作者+老年代表”三方协同的设计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老年需求画像”,重点摸清小区内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独居老人分布、常用辅助器具类型等信息;组织社区工作者入户访谈,收集老年人对改造项目的“个性化诉求”(如“希望卫生间扶手高度降低10厘米”“楼道灯换成暖光”等);邀请老年代表参与方案评审,确保设计符合实际使用场景。例如,针对老年人反映的“金属扶手冬季冰手”问题,可推广“木质+防滑套”“软胶包裹”等改良方案;针对“智能设备操作复杂”问题,可保留传统按键的同时增加语音控制功能,兼顾实用性与科技感。
(四)创新“多元共融”筹资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争取上级专项补助,重点申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等国家试点项目,力争2025年新增上级资金0.8亿元;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场地换服务”模式,鼓励企业在小区内建设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以低于市场价的标准收取费用,同时享受税收减免、广告位优先使用权等政策;三是推动居民合理出资,对户内适老化改造(如安装扶手、铺设防滑垫),可给予30%-50%的补贴(单户最高不超过5000元),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四是探索“时间银行”“公益创投”等模式,鼓励低龄老人参与养老服务,将服务时长转化为未来受助权益,形成“养老资源内部循环”。
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从调研情况看,这项工作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绣花功”功夫补短板。下一步,建议县委、县政府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机制,确保各项对策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老年人理解改造意义、支持改造工作,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我们坚信,随着适老化改造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在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这既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追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