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2024年全省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水利电力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六大”抓手不断探究水文化育人新路径,形成了以水文化为核心的“问渠”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充分发挥水文化育人功能,持续培养具有良好生态认知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南工智慧和力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此处隐藏1494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是资源聚合,打造水文化育人“大平台”。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第二课堂作用,利用学校校史、校歌、校训等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水文化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水文化”知识竞答、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为载体,创作体现“水文化内涵的精品文艺作品,打造以“水之涵”“水之魂”“水之韵”“水之声”为四个篇章的“水文化”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水文化,营造浓郁水文化氛围。学校传承弘扬水利地域文化,打造水利特色思政大课——主题音舞诗画《赣鄱流韵长》,以“鄱阳湖”为主线,分为“泽梦远兮”“浪潮壮兮”“鄱湖美兮”三个篇章共13个节目,通过音舞诗画的形式,深入挖掘鄱阳湖历史发展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突出思想铸魂与文化聚心相融共促,推动思想引领与文化育人的深度融合。
五是知行合一,开拓水文化育人“大空间”。学校将水文化育魂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精神追求,充分发挥水利专业学科优势,构建交叉跨学科培养体系,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提升水利类院校人才核心素养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学生参与水利实践的积极性和覆盖面逐年扩大,先后有数万人次参与,足迹遍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4个市、764个县(区),志愿服务工时达7.8万小时,累计素拓学分超1.4万,获省级以上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个,开展水利公益宣传和水环境治理活动数百次。“问渠”水利科技志愿服务行动项目获评全国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问渠”水利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品牌项目”并入选全国节水护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依托“问渠”实践项目完成省级教改课题1项,形成的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六是理论阐释,加强水文化育人“大研究”。学校坚持以水润心,以文化人,水文化研究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校水文化研究获批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厅、科技厅项目数十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教材2部。发表水文化有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摘要论文3篇。水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水与社会发展参考》通过**省新闻出版局审查,成为学校首个获批的内刊。水文化研究荣获省社科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教育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水利部和省级党政部门奖励10余项。2023年,3位老师分别获**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1位老师所著《**水利风景区与古村落古建筑》获第34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24年,水文化育人案例获评全国第六届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