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上半年以来,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关于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主线,以“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聚焦“前期攻坚、要素保障、服务提质、民生赋能”四大重点,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锚定目标强统筹,在谋篇布局中筑牢发展根基 年初以来,我们坚持“谋定后动、精准施策”工作理念,围绕县委“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文旅活县”战略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系统谋划全年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一是摸清底数强基础。结合全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牵头组织发改、工信、交通、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3次,全面梳理2025年拟实施重点项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比对+企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137个储备项目进行逐一核查,最终确定县级重点项目42个(较去年增加6个),总投资18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2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59.5%(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民生类项目占比28.6%(新增义务教育扩容、乡镇卫生院升级等12个项目),为全年项目建设划定了“作战图”。二是压实责任促协同。制定《2025年县重点项目责任分工方案》,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推进节点和考核指标,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联合县督查室成立专项督导组,于3月中旬、5月下旬开展两轮集中督查,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一线,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堵点问题,累计下发督办通知18份,约谈推进滞后责任单位4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项目建设氛围。三是动态监测保进度。依托“智慧项目管理平台”,将42个重点项目纳入数字化管理,实时更新投资完成率、形象进度、要素需求等关键数据,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的闭环管理体系。截至6月底,平台累计录入各类数据2300余条,发布进度预警12次,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27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60.6%(超时序进度10.6个百分点),其中17个项目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为全年投资目标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项目建设的“先手棋”在于统筹谋划,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才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特别是在储备项目核查阶段,我们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重点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性强、群众受益面广的项目,既保证了项目库的“含金量”,也增强了各部门推
此处隐藏3884个字。VIP会员可见
针对这些问题,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精准谋划”为先,夯实项目储备。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政策导向和我县主导产业布局,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增储备项目50个以上,总投资突破200亿元。二是以“要素保障”为要,破解瓶颈制约。建立“重点项目要素需求清单”,定期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金融等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探索“飞地经济”“指标交易”等模式,拓宽用地指标来源。三是以“服务提质”为本,优化营商环境。升级“智慧项目管理平台”,接入政务服务网、工程审批系统等平台数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开展“项目服务提升年”活动,组织“项目管家”参加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四是以“民生导向”为魂,增进群众福祉。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0%以上;建立民生项目“后评价”机制,对已建成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服务是项目的“助推器”。上半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了担当,在创新服务中积累了经验,在推动发展中收获了信心。下半年,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咬定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抓落实,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