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疾人联合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县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就业帮扶、康复服务、权益维护等重点任务,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基础更牢、服务更优、氛围更暖”的良好态势。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精准兜底,织密民生保障“暖心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半年,我们坚持把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为目标,通过“动态监测+精准施策+暖心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全力筑牢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线。年初,我们即联合民政、乡村振兴、医保等7个部门印发《2025年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残疾人动态监测台账,组织120名基层残联工作者、村(社区)专职委员走村入户,对全县2.3万名持证残疾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低保边缘家庭、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特殊群体。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马鞍镇王家坪村肢体残疾人李大姐一家因丈夫突发重病陷入困境,其子正读高二,家庭月收入仅1800元。工作人员立即启动“急难救助”程序,3个工作日内为其申请到临时救助金1万元,并协调教育部门落实“雨露计划”补助,解了燃眉之急。类似这样的案例,上半年全县共排查发现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176户,均通过“一人一档、一户一策”落实了针对性帮扶。在政策落实上,我们坚持“应享尽享”原则,上半年累计为1.2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876万元,为98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693万元,两项补贴发放准确率达100%;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与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有效衔接,将32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协调医保部门将23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报销目录,为680名残疾人办理“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报销比例较普通群众提高1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全市率先试点“残疾人保障证‘跨省通办’+上门办”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由乡镇残联专委携带设备上门核验,上半年累计上门办理证件127本,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民生保障既要“兜得住底线”,更要“暖得了人心”。只有把政策落实到“最后一米”,把服务做到残疾人心坎上,才能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此处隐藏3740个字。VIP会员可见
上半年,全县残疾人事业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前行,在守正创新中提质增效,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康复服务覆盖面不够广、就业质量有待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需要加强等问题。下半年,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民生保障,扩大困难残疾人救助覆盖面;二是强化就业创业支持,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三是优化康复服务体系,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权益维护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五是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残联干部队伍。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的殷切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工作,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书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