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坚决树牢工作到一线的鲜明导向,着力搭建联系指导、组团包保、跟踪帮带“三个平台”,在系统攻关、狠抓落实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一、搭建联系指导平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深化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坚持以上率下,23名党员县领导每人联系1个包保乡镇的后进村党支部,根据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制定的《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提示函》,对联系点的重要工作及时督促、重大问题及时过问、重点环节及时协调。示范带动57名党委(党组)书记、212名班子成员共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283个,开展活动87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310余个。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四个一”整顿机制。党员县领导指导15个党组织制定《整顿工作计划安排表》,推动落实1名县级领导联村(社区)、1名乡镇领导包村(社区)、1名第一书记驻村(社区)、1个县级机关单位结对整顿机制。县委组织部每月组织第一书记集中盘点、座谈交流,针对意见建议邀请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人入村指导。建立领导干部包保村集体经济提质进档制度。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和14个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包保1个村,指导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柱状图,开展实地调研119次、对接项目34个、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7个。
此处隐藏470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搭建跟踪帮带平台,发挥基层干部引领带动作用。确定“三级导师”。推行新任村干部导师帮带机制,坚持好中选优,严格导师资格条件,以“政治坚定、能力过硬、善教会带”为标准,从县乡村三级分别择优安排2名人员组建“三级导师团”,实行“6+1”组团式、榜样式帮带。截至目前,先后为90名新任村干部安排“导师团”帮带。推行“三项机制”。实行“季宣讲、月指导、周点评”三项机制,有序开展帮带。每季度首月10日前,与新任村干部进行1次集中谈心谈话;每月10日前,开展1次业务指导;每周一下班前,点评上周表现。截至目前,“三帮导师团”共落实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农技培训等帮带措施292条,帮助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耕地保护等方面突出问题153个。开展“半年评估”。县委组织部先后召开4次推进会,结合县领导联系点和组工干部包保联系乡镇制度,督促乡镇党委制定导师职责清单。新任村干部半年帮带期满后,及时开展帮带工作成效评估,经乡镇党委会研究确定“好”“中”“差”等次,作为各级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评估43次,14个导师团帮带成效被评为“好”等次。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