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专题协商会上的发言汇编

高质量推进黄河流域绿色发展
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秘书长
一、多方联动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一是建立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省市之间的对口合作机制,开展人才交流计划和专业培训项目,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协同发展。二是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践,积极推动与相关省份或地区建立针对生态保护治理的成本收益评估机制,科学制定横向补偿标准。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发行绿色债券或设立专项信托基金。三是积极争取在榆林、西安等地建立沿黄九省(区)的碳排放、水权等权益交易平台,促进生态保护成果交易。
此处隐藏5875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聚焦重点领域执法,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风险。一是完善传统领域的常态化执法检查机制。常态化开展交通、建设施工、危化品、燃气、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坚决防控重大风险。二是推进新兴生产领域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处置。加强对特种设备目录外危险性较高的新行业、新业态的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建立新兴行业安全生产执法联防联控机制,推进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全流程、全方位覆盖。
四、完善执法保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基层应急执法能力的要素资源支撑。二是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综合执法队伍人员培训,明确全省执法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执法任务量的差异,研究制定执法制式车辆配置办法。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逐步解决执法装备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