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县医保局党员干部研讨发言:“轻车壮马”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2025-03-02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县医保局党员干部研讨发言:“轻车壮马”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的“精度”与群众生活的“温度”。为基层队伍“轻车”减负、“壮马”赋能,不仅是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的固本之策,更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举。

  一、“千线”穿针难落实,基层善治呼声高。基层既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又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然而,文山会海、过度留痕、过多检查考核等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工作重心偏移、本末倒置。基层干部忙于“纸上谈兵”、疲于量产“运动式”“作秀式”“一阵风式”的“显绩”,导致基层工作沦为“做给上级看”的形式、背离“做给群众用”的初衷。与此同时,基层还面临权责失衡的困境,上级机关向基层“放权”却不放“全”,“齐抓”实则是“共压”,将责任、问题层层下压,致使基层“接不住”却又“必须接”,接完又只能“干着急”。少数基层工作推进举步维艰,面对群众“懒政”“不作为”的误解,基层干部“有苦说不出”。长此以往,不仅挫伤基层干部积极性、损害基层政府公信力,更导致群众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及时回应与解决。

此处隐藏1487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民心所向是根本,共治共享谱华章。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治共享。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基层治理成效的标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鼓励群众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氛围。同时,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元主体作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增进邻里和睦,促进社区和谐,让群众在共治共享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让“轻车壮马”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跑得更快、更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