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重拳纠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企干部起着掌舵把向的重要作用。而一个优秀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应具备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规范行事、真实务实的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崇尚实干、不务虚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在山东能源年度工作会上,提出了“作风塑形”理念,即注重善学善思“增本领”,勇于自我革命“敢斗争”,戒除骄娇二气“担重任”,深化四风整治“抓落实”。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对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故意掩盖问题,这种行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处隐藏3675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严管厚爱结合。在企业改革“提质增效”的同时,要用“以人为本”的情怀关爱干部。建立完善容错纠错制度,明确容错对象和范围,对符合免责条件的予以免责,不影响干部任用;对符合从轻减轻条件的作从轻或减轻处理;对不影响干部任用的,纪委及时明确回复组织部门;为受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加强对受处理处分干部的思想教育,鼓励其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大胆干事创业。建立防错纠错机制,对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同类易错情形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防止重复发生。
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营造一个积极、阳光、创新的工作环境,才能让每位干部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