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工作计划,2025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调研组对全县中小河流治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王引河仲大庄闸建设和日常运行管护情况,深入了解全县中小河流治理成效,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我县境内水系纵横交错、资源丰富,境内共有9条河流,河道岸线长约320公里,这些河流不仅是县域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的核心基础设施,更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主动对接上级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推进治理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县谋划水利工程项目12个,计划投资金额约78.29亿元;其中,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顺利实施,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通过系统开展河道疏浚清淤、堤防达标加固、生态护岸建设等核心工程,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沿岸乡镇、村庄的防洪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风险。同时,在项目推进全过程中,制定并严格执行《***县项目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推动治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此处隐藏732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协同联动,凝聚全方位治理合力。一是建立健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对需多方协调的事项及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水利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三是加强各镇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充分发挥乡镇在项目实施、日常监管等方面的属地管理作用,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三)建管并重,健全长效化管护机制。一是明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管护责任主体。落实并保障管护经费,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管护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管护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管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河道日常监管制度。加强河道巡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乱采、乱挖、乱堆、乱建等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和行洪安全的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