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2025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报告

按照要求,现就县生态环境局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做法与成效
(一)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原理促工作上下功夫。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主题党日为载体,认真学习《党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共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18次,党员干部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收获,局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处隐藏5539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强化融合实效,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破解“两张皮”问题。树立“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理念,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指引》,明确5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在决策层面,将党建工作要点纳入局党组年度工作要点,在研究环保业务工作时同步审议党建保障措施,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在执行层面,推行“双组长制”,成立污染防治攻坚、营商环境优化等专项工作组,由党组成员与业务骨干共同担任组长,既抓业务推进,又抓党员作用发挥。在考核层面,完善“党建+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权重提高至40%,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首要依据。每季度召开“党建业务融合推进会”,各科室汇报党建与业务融合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融合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开展“党建+执法服务”提质行动,提升环保工作效能。针对执法与服务协同不足的问题,推行“三亮三比”工作法。“三亮”即亮党员身份、亮执法流程、亮服务承诺,在执法车辆、办公场所悬挂党员标识,向企业公示执法依据、办理时限及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三比”即比执法规范、比服务效率、比群众满意度,每月开展“执法服务之星”评选,重点考核执法案卷质量、企业问题解决率等指标。建立“党员企业联络员”制度,每名党员结对联系2-3家企业,定期上门了解环保需求,帮助解决治污设施运行、排污许可延续等问题,年内计划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200次以上。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党员先锋岗”服务模式,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帮办”,将审批时限压缩30%,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小微企业提供错时办理、预约办理等服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实施“党建+攻坚”项目化管理,筑牢生态环境屏障。围绕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设立“党建攻坚项目”,以项目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组建“蓝天保卫战党员突击队”,针对PM2.5、PM10治理难点,实行“分片包联”制度,党员干部每周深入建筑工地、企业开展巡查,督促落实扬尘管控、废气治理措施,力争全年优良天数率保持在97%以上。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开展“党员护河行动”,组织党员认领河道巡查责任段,每周至少开展1次巡河,及时发现并处置排污口超标、河道垃圾等问题,确保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率持续保持100%。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成立“土壤修复党员技术组”,联合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导,建立“一户一档”帮扶机制,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目标值以上。每个攻坚项目设定具体指标、完成时限和责任党员,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对完成任务突出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进度滞后的进行问责,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