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生态环境局“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县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系统性思维、全局性谋划和超常规力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本报告旨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十四五”期间*县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取得的核心成就、实施的关键举措与形成的宝贵经验,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一、系统性综合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与生活品质。“十四五”期间,*县直面大气污染防治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从过去单一、末端的治理模式,转向源头、全过程、末端全链条管控,构建了多部门协同、多污染源共治的立体化防控新格局,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性、根本性好转。
此处隐藏4236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我县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VEP)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精心谋划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项目63个,其中18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为破解“绿水青山”的价值度量和市场转化难题,我县成立了县级生态资产运营管理公司,搭建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元合作的平台,积极发放绿色贷款,支持生态友好型企业发展。在碳汇交易方面,我县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双储林”项目建设,并已与相关开发机构签订了碳汇开发权流转协议,将森林的生态效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GEP和VEP核算试点工作中,我县走在了全市前列。以*公园、*地等为对象的VEP核算价值高达29.9亿元,占全市同类项目核算总价值的49%,为生态资源的有价化、市场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我县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成功推动了18家矿产企业完成工艺技术改造,利用固体废弃物和尾矿资源,形成了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