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决策部署性文件指的是哪些文种?它们有何异同点?

2024-02-25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决策部署性文件指的是哪些文种?它们有何异同点?

  文章本来就是做出来的,不过这个问题里所说的“做”,是做作的“做”。意思是说,这种文章看上去就不自然,好像作者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很认真、很刻意地把它做成一篇“好”文章。这样说可能抽象了点,我们来看几种具体表现:

  在结构方面,不管选题大小和内容多少,都要按惯用的结构方法大肆铺排,人为地把短文章拉成了长文章。比如某县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促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其经验可通过调研文章予以总结推广。这篇文章的结构本来很简单,第一部分介绍做法和成效,第二部分概括几条经验和启示就可以了,但作者可能嫌这样安排结构还不够大气,后面又挂拖斗似的加上一个部分“思考与建议”,其实又没有多少话要说了,说来说去与第二部分的内容差不多,无非多几句建议而已。但建议完全可以放在第二部分写,而没有必要专门拉出一个部分。

  在说理方面,不管是否需要,都像写论说文那样从论点到论据,分析得很严密、很透彻,看起来雄辩有力、逻辑性很强,但有时候纯属多余,反而使文章显得沉闷、冗杂。比如有篇文章谈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怎样说明这个道理呢?本来,写一篇调研文章,主要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讲清就行了,但作者似乎还嫌这些事实不够用,又大段大段地将历史上的“无为而治”和西方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某些成功做法搬过来做证,论据的确很充分,论证也的确很严密,但是否有这个必要呢?

  在建言献策方面,不管是否对路,是否有充分的材料依据,都在题目上戴上“对策”“思考”“战略构想”之类的漂亮的大帽子。当然,如果文章的确够分量、决策建议的确够水平,戴这样的帽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但有些文章,如“点子”式文章,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叙”和“议”,戴这样的帽子就不太合适。比如某篇文章反映部分中学生辍学打工的问题,呼吁学校、家长、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和解决,难道非要冠之以“关于制止中学生辍学打工的对策探讨”吗?有的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决策建议的质量,而是形式上的表现,如对策之一、对策之二、对策之三等,好像有满肚子的对策用不完,细细一看却不过如此。其实,只要内在的质量过得硬,对实际工作有用,冠什么名称并不是太重要。

  在语言运用方面,不管自然不自然、准确不准确,一味追求整齐、漂亮,结果反而显得活气不足,拼凑、雕琢的痕迹太重。比如,有的喜欢搞“关系”,什么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偏与全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没有那么多“关系”也要凑到那么多关系;有的喜欢搞“工程”,解放思想是“洗脑工程”,山地开发是“绿色工程”,水面开发是“蓝色工程”,加强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一篇文章中就有六七个工程,够不上“工程”的也硬把它说成是工程。我们并不反对搞一些对称的句子、规整的提法,问题是,要以自然流畅为前提,如果生拼硬凑,那就太没意思,还不如直说好。

  此外还有文字表达不通俗、不生动,可读性不强的问题。有的同志总是很认真地、像绣花一样细致地推敲文字,生怕哪一个提法不合规范,哪一个句子不合语法,哪一个词用得不准确。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而使文章变成文绉绉、干巴巴的书生腔,读者根本不愿意看,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我们要时刻牢记,调研文章是为服务决策而做、为解决问题而做,而不是为玩文字游戏而做。如果不立足于解决问题,为文而文,咬文嚼字,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相关文章

  • 写好讲话稿的“四个W”法则
    写好讲话稿的“四个W”法则

      写稿难,写讲话稿更难。不同领导的“口味”也不同,再加上讲话稿需在特定场合讲出来,与听众沟通并接受听众检验,无形中给写作者增加了难度和压力。  怎么把准讲话...

    2023-03-26 14:13:14 讲话稿
  • 工作总结的情况部分怎样排列工作情况?
    工作总结的情况部分怎样排列工作情况?

      情况部分是工作总结的主体,是让读者了解工作全貌的主要板块,写作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层次分明,事实清楚,表述得当。这里就涉及工作情况怎样排列的问题,即哪方面情况先说、哪...

    2023-11-30 22:58:35 工作总结
  • 公文高手的五种表达习惯
    公文高手的五种表达习惯

      公文写作是一种标准化写作。即使是事务公文,也同样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行规”。  公文高手至少都有以下五种符合“行规”的表达习惯。  少用复合...

    2023-12-19 21:31:00 公文高手
  • 如何将满脑子精妙想法付诸笔端
    如何将满脑子精妙想法付诸笔端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身边“笔杆子”通常具备两种能力:一是透视事件本质的能力;二是用精练文字流畅表达观点的能力。  工作中不乏具有深刻洞察力与创新力的人,他...

    2023-05-21 13:25:27 想法
  • 通知的语言特点
    通知的语言特点

    通知的行文比较灵活、自由,既没有指示那么抽象、宏观,也没有决定那么严肃、庄重,但它们的法定效力是一样的,都是要收文者贯彻执行的。所以在通知的写作过程中,形式和格式上要具有...

    2023-03-18 19:37:13 通知
  • 从数据到智慧的跃迁——关于政务信息提质增效的路径初探
    从数据到智慧的跃迁——关于政务信息提质增效的路径初探

      政务信息的价值是什么?在这个信息广泛传播的时代,领导借助手机就能做到“江山掌中看”,为何仍然对政务信息“情有独钟”,还对信息工作予以政策倾斜和...

    2022-03-23 12:17:42 政务信息
  • 机关材料写作“四悟”
    机关材料写作“四悟”

      机关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文字材料。因为机关工作最终往往体现在文字材料上,靠文字材料上报,靠文字材料下达,靠文字材料记录记载。但现实工作中,机关干部普遍对写材料头疼,没几个...

    2022-04-20 23:42:10 机关材料
  • 文稿写作应把握好分寸
    文稿写作应把握好分寸

      分寸,是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在文稿写作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使文稿如同郭沫若先生在《白鹭》中所写的那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

    2024-03-09 11:47:48 文稿
  •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语要简明,以让听众听明白为基本出发点。所以不要使用简称、方言、土语、同音词、书面词语和文言词语。一般也不要使用过长...

    2023-02-19 10:23:24 广播稿
  • 谈公文写作的四种实用手法
    谈公文写作的四种实用手法

      当今社会,信息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传播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何有效传达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公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其信息沟通效果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采...

    2024-05-27 15:58:39 公文写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