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如何在新录用人员座谈会上发言

一、介绍好自己很重要
体制内单位一般每年都会招进一批新人,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工作过几年的社会人员。像我所在的单位,每年大概会招录几百名新公务员,招进来之后就会组织新录用人员培训、考试、参观、交流、竞赛等很多活动。新录用人员座谈会就是其中一种形式,一般单位的“一把手”都会出席,和新人见见面、谈谈心,了解一下新人们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新人们在座谈会上不可避免地要发言。
以我自己为例,我刚进单位时,就参加了三次新录用人员座谈会:全省组织的一次,试用期实习单位领导组织的一次,本单位“一把手”组织的一次。
这个发言重要吗?我认为非常重要,并且,我每次参加都会精心准备。在这一场合的发言可以说是新人第一次通过正式官方渠道,向领导展示自己。之前可能在其他工作场合、活动场面有过接触和展示,但都是比较零散、碎片化的,并不是有完整系统的。这种专门为新人召开的会议,专门给每个人一段时间展示的机会,新人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领导对你的初步印象。通过这次发言,对于你的能力素质水平,领导心里就有了一个概念。走好这一步,也就走好了迈进领导视野的第一步。
二、应该讲什么
要讲好这个发言,首先要明确自己应该讲什么、能够讲什么、可以讲什么,还有哪些“禁区”不能碰。
要明确发言内容,先要明确发言目的。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初入单位的新人,发言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展现出个人良好的能力素质,让领导加深对你的认识和了解,并产生欣赏的感觉。从这个目的出发,我认为新录用人员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毫无疑问,这个是必须要讲的。因为刚进单位,领导对谁都不太熟悉,知之甚少,乃至名字和人可能都没对上号。有的人简单地报上自己的名字、年龄、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这样太平淡了,一定要有所突出和包装。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原则:
1.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说出来,给领导一个最明显的记忆点
和我同期进单位的一个姑娘,拥有英语、法学双学位,英语专业八级,通过司法考试,各项硬件指标过硬,一说出来就震撼全场。
如果你是北大或者清华这种高等学府毕业的,这就是你身上最明显的标签,那就要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提到这一点:“我是某年某月从北大某专业毕业的……”“北大四年的学习生涯,教会了我……”“从北大未名湖畔来到某某宝地,我感受到……”
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特别擅长编程之类的,那就要讲自己参加过什么大赛,得过什么奖,做过什么项目,等等。
2.把自己与单位、岗位的匹配度呈现出来,让领导知道你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比如,我是被安排在办公室做文秘工作的,那我介绍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突出自己这方面的特长:本科和研究生的所学专业都是新闻学,在报社实习过,也发表过文章。这让领导认为我在这个岗位是正确的。
有的岗位涉及外事,需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而你正好在国外留过学,英语水平不错,那就要突出这一点。你可以讲自己留学多年,英语的听说读写都很擅长。
和我同期进单位的一位同事,之前就在同行业的其他单位工作过,去过一线执法岗位,对业务流程之类的工作非常熟悉。领导听到这些之后,自然会觉得他非常适合本单位的岗位。
3.不要书生气
大谈特谈自己在学校是优秀学生干部,当过学生会主席,组织过文艺晚会之类的,会显得比较幼稚。这些和社会脱节,领导听了也没有太大感觉。我的建议是,可以提这些信息,但是不要太多,不要浓墨重彩,一两句带过即可。领导要听的是“干货”,对工作你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技能,比如英语好、写作能力强、懂法律、懂编程等,甚至是会演讲、会跳蹈、会弹钢琴等,因为体制内的各种文体竞赛多,单位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去争取荣誉。
4.不要跑题
在这一场合,讲自己如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廉洁自律之类的内容不太适宜。
(二)讲自己进入单位以来的感受、体会、想法
这部分应该是发言的主体内容。一般来说,开展新录用人员座谈会,应该是新人们进单位后,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工作,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领导最想听的也就是这部分,看看新人们经过单位的一番培育、洗礼,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进步。
1.谈感受
如果你进单位时间不长,各方面尚未实现较大转变,那么,可以谈谈进入单位以来的感受或体会。当然,这种感受一定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从而向领导传递出一种信息:单位的氛围、环境是非常好的,年轻人进来以后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组织的关照、领导的重视,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干劲。
2.谈转变
我在三次新录用人员座谈会的发言上,三次面对不同的领导,我用的都是同一份框架——“实现了三个转变”,三次都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领导最想听的也就是这部分,看看新人们经过单位的一番培育、洗礼,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进步。所以,你可以说:经过单位的悉心栽培,我实现了什么转变,业务能力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工作方法改进了,等等。领导听了之后,觉得自己花心思的培养有了成效,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三)对单位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新人进单位时间不长,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话,总体来说还是要把握一个低调、谦逊的原则。提出的问题和语言上的表达,都要立足于“自己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希望领导多多批评指正”这样一种心态。不要摆出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做派,绝大多数的领导会非常反感。
1.要阳光思维
可以提一些无伤大雅、不是原则性的小问题。要是提出单位用人上存在不正之风、不同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或某工作推进滞后,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了,领导听了之后,脸色肯定会非常难看。
那么,应该怎么提出意见或建议呢?可以针对本来就已经做得很好的方面,现在希望做得更好。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单位已经出台了很多举措,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但某些方面还可以更好一些,可以多举办一些培训、学习之类的活动;某项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了很多经验和亮点,但是感觉宣传推广方面不是很充足,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知道的人不多,品牌还没有打出去;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已经很顺畅了,但是感觉效率还不够高,建议开发一些单位内部办公沟通的软件,提高行政办公效率。这样说的话,局面就会缓和很多,领导听了也不会感到不快,也易于接受。
2.要可操作性
新人毕竟对单位、对行业了解不深,阅历也不够,谈看法往往很难谈得比较到位,只能说出一些比较大的方面的看法。如果你能提出一两点具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比较具体的建议,往往能够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你确定想法提出来没有不妥,而且也确实是一个好的想法,那就大胆提出来;如果没有把握,还是放弃吧。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