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求职文书的写作

近年来,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面临着就业难的困扰, 与此同时, 用人单位也一直在为招聘适合的人才煞费苦心。在某种程度上说, 人才市场上的供需信息不对称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为此, 结合现代社会求职者“难找工作”而单位又“难招人”的双难状况, 从“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出发, 本文拟对应聘者如何撰写有效的求职文书提出若干建议, 供有关写作者参考借鉴。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 加强对求职单位和岗位的精准把握
“互联网+”时代, 获取求职文书例文十分方便,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求职信”“求职简历”等关键词, 马上会有成千上万篇相关例文出现。但是, 求职者在撰写和投递求职文书时, 切忌在网上随便复制一篇文书, 然后只是简单变换一下姓名和学校, 之后就是五湖四海不看单位不分职业不管岗位一顿“海投”。这种做法固然省心省力, 快速便捷,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求职的成功率很低。
在写作求职文书时, 事先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渠道了解求职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 这是对招聘单位的基本尊重, 也显示了求职者对本次求职的重视。在此基础上, 撰写求职文书,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有真诚度, 还要使用恰当的行业术语, 这样会令你的求职文书脱颖而出, 从而增加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
笔者曾经为一家物流公司招聘业务员, 在海选简历时, 有一应聘者仪容端庄, 就读于211学校, 又有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 综合素质确实不错, 但是, 在求职文书一栏中对自我的职业规划时, 他竟然写到自己要在搬运这个行业做到最好。顿时, 招聘者“石化”。一阵无语之后, 只好放弃。这次应聘之所以失败主要就在于求职者对应聘单位和岗位一无所知。纵然自身素质确实过硬, 但是忽略对招聘方的基本了解, 哪怕自己真的想入职该单位, 也会让伯乐觉得被忽悠, 被轻视。本着这种态度求职, 自然很可能没有下文。假如求职者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对物流行业稍做了解, 可能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认知错误。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 注重对自身素质能力的立体展示
互联网思维, 主要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而带来或强化的, 以开放包容、平等对话、双向互动、互惠互利为内核特征的思维方式或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写作求职文书时, 除了要提到大学期间的学业成绩以外, 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开放等互联网思维方式, 把自己专业以外的实践经历, 包括勤工俭学、志愿者经历、社团工作、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 在求职文书中加以适当展示, 并且附上典型的示例或者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作为佐证材料, 力争把一个立体全面、生动饱满的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
当然, 求职文书所列的各种材料要始终围绕求职目标这一主旨来展开, 而不能信马由缰把什么材料都写进去, “开放”不等于“放开”, 立体展示并不等于面面俱到。如某单位招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应聘者介绍自己的爱好时, 却把蹦极、探险和K歌等都写了进去, 这些活动需要的是刺激冒险和娱乐精神, 与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耐心细心安静的性格特征无疑差距巨大。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 求职文书中所涉及的任何内容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诚实守信是很多企业的聘人标准, 也是我们为人之根基。在这一方面, 回顾自己的经历, 围绕对方所需, 择要点和重点展示自我, 适当扬长避短, 让简短的求职文书亦有沉淀的份量。
三、借鉴“互联网+”理念, 注重对求职文书版面的精心设计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分享、绿色等理念给设计求职文书也提供了新的思路。这里所说的精心设计是在内容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而言。求职文书不是艺术品, 不需要争奇斗艳的效果, 但是, 精致的版面设计也有望给求职者加分。以纸质版求职文书设计为例:
首先, 纸质版的求职文书在篇幅上通常控制在一张A4版面内, 内容简要, 结构清晰。
其次, 在求职文书结构选择上, 可以选择“总分总”的文章式写法, 即用一个相对新颖的方式开篇, 让对方产生继续了解你的兴趣, 中间分点介绍自己, 结尾总结上文, 提出期望;也可以设计表格, 利用表格一目了然的特点, 清晰向对方推介自己;还可以是文字加图表式, 两者结合。
再次, 在文书的色彩上可以下点儿功夫。如我们可以选择淡蓝、淡黄的底色纸张来打印我们的求职文书, 这样, 可能会带来文字以外的力量, 让对方在众多求职文书中对它多看两眼。有些文书上还有照片栏, 在挑选自己照片的时候, 不要大意, 不要选择证件照、大头照、夸张的艺术照等, 我们可以选择妆容自然、发型和服饰得体的照片, 显示出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 也突出了自己的内在修养。
值得注意的是, 求职文书的文字和排版也要讲究规范, 体现品质。
如果我们同时设计电子版求职文书, 不能只是把文字版简单地转化为电子文档, 而是要结合当代电子文书的一般特点, 加以设计。如在“互联网﹢”时代, 求职文书可以用时尚的微信maka翻页设计、配上动感或温柔的音乐, 看起来十分养眼。如果有获奖的佐证材料, 有老师或领导的评语, 都可以选择重要和典型的链接上去。你的能力会在这份内容实在、视觉养眼的求职文书中得到尽量的展示。
四、注重对互联网新载体的巧妙运用
现代求职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种:现场求职、寄送纸质求职材料和发送电子版求职材料。但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的求职, 求职文书的写作仍然是让求职者快速胜出的重要利器。
目前, 求职文书主要的载体还是文字信函。选好内容, 设计好版面后用纸张打印出来, 或者把文字版转换成为电子版, 用电子数据的形式投向各招聘单位的网站或各大招聘网站, 如赶集网、58同城、智联招聘等。但是, 处于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时代, 仅仅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
比如, 我们除了在求职信中展示常规的电话、邮箱和地址, 还可以在求职文书中关联自己的个人微信二维码、博客网址和公众号, 为对方联系和了解自己提供更多的渠道。
求职者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求职文书, 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里, 借助自媒体的魔力, 通过人与人的信息传递寻找机会, 随时了解以及和企业进行沟通, 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
总之, 在当今信息极大丰富的“互联网﹢”时代, 当我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求职文书投递出去后, 不能守株待兔, 静候佳音, 我们其实可以做一些主动的反应。为此, 我们在与对方结束面试时, 可以顺便问一下下次联系的合适时间, 我们也可以在之后半个月左右, 主动联系对方人事部门, 询问应聘事宜的进展程度。总之, 有一份制作精美、内容真实详尽的求职文书, 有一颗真诚感恩的心, 一个积极进取的姿态, 相信属于你的精彩纷呈将不会是遥不可及。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