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的认知、教育、审美功能

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导游词也是常用应用文体之一。导游词来源于旅游生活,随着旅游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同时反过来对旅游生活起到重要影响。导游词是“游客的精神食粮”,因为它能满足游客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旅游景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帮助游客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提高对其文化内涵的鉴赏力;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将导游词的功能加以概括,可以归纳为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个方面。
一、导游词的认知功能
导游词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导游词是以人物、事物、景物解说为主。导游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具体生动的讲解,向游客介绍有关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等。游客通过导游词,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意识到行万里路有时会比破万卷书更为重要。由于导游词是结合具体可感的旅游景观再现旅游生活场面的,因此,导游词具有其他文体不可比拟的真实感。例如,参观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导游词介绍了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开始时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明确了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斗志旺盛。后攻下南京,定都于此,一个农民革命政权正式建立了。在参观中通过导游词了解了太平天国前后18年的悲壮历程后,游客深刻认识到,由于没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等原因,太平天国革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个革命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并在南京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政权,和清政府南北对峙达十余年之久,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统治,坚决地抗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用血与火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出壮烈的一章。再如,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的导游词: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270万件藏品中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以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共收藏15800余幅。其中达·芬奇等人的名画均极珍贵。展厅共353个。有金银器皿、服装、礼品、绘画、工艺品等专题陈列和沙皇时代的卧室、餐厅、休息室、会客室的原状陈列。如果游客在冬宫每件艺术品前停留一分钟,那么这个游客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冬宫以美轮美奂的建筑、浩如烟海的馆藏,见证了一个民族曾经的历史。如果说,参观博物馆是认知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捷径,那么翔实介绍冬宫的导游词就为世界各地游客打开了一扇穿越俄罗斯古今时空的大门。
导游词以作者在旅游生活中的感受为出发点,反映了旅游生活的真实。所以,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导游词会收获到许多感悟。这些感悟往往会深刻地留在游客心里,引起游客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究。这样,导游词对游客起到的认知功能就自然而然地转换为导游词的教育功能了。
二、导游词的教育功能
导游词所要表述的教育功能,不是借助于说教,而是通过导游词对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伴随着游客观赏旅游景观,导游词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游客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心理等。例如,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黄龙风景名胜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又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从黄龙沟底部到山顶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栖息其间,特殊的岩溶地貌与珍稀的动植物相互交映,浑然天成。以“雄、峻、奇、野”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等美誉。黄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客来到黄龙景区,面对“雄、峻、奇、野”的奇异景色,又在导游词积极引导下,一种对神州大地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热爱的情感,与爱国主义理念并不是没有关联的,此时的爱国情怀,是与眼前对自然景观的的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导游词对景观的描绘,可以启迪游客,什么景观内容是美好的,是值得歌颂的;什么景观内容是丑陋的,是应该鞭挞的。导游词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我国一些爱国主义旅游景观的导游词,在帮助游客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感、坚强的性格方面,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上的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曾经激励无数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廉洁自立,自强不息。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范仲淹的忧乐观内容博大精深,蕴含了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忧患意识、入世精神。在现在的“岳阳楼导游词”里,导游词强化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一人生哲理及忧乐观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教育意义。
导游词不仅对本国游客起到教育作用,而且还能跨越国界,对外国的游客产生一定的思想影响。红军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数十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年龄段的人出现在红军曾经跋涉过的漫漫长征路上。长征的伟大精神,已成为激励国际友人为了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坚持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他们身体力行也把长征推到了世界关注的前沿,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朋友“重走长征路”。在“重走长征路”的征程中,他们通过革命历史遗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等具体内容来直观地了解长征精神,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借助导游词的讲解受到了教育。
三、导游词的审美功能
导游词不仅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一方面,旅游景观是具体可感的,美客观地存在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中,但经导游词作者的选择、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导游词中美的感染力比自然之美的感染力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在导游词里也会或隐或显地倾注作者的爱憎之情,使导游词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表露出作者审美情趣,唤起游客的美感,激发游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因此,当游客倾听导游介绍景观的山川风貌、人文古迹和民俗风情等内容时,就会对景观的内容,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真实与虚假、美好与丑恶、崇高与渺小等不同感觉。在旅游中,游客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熏陶和情感的升华,也就得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这就是导游词的审美功能的体现。例如,在重庆白公馆这处缅怀英烈的革命遗址,每天前来参观的旅游者络绎不绝,他们敬仰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导游词充分利用革命人物崇高的思想感情来感染游客,使旅游者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史,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先后有321名革命者殉难。他们正当青春年华,在已经看到革命胜利曙光的时刻,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白公馆革命遗址,高度浓缩了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在监狱内承受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展现出他们矢志不渝的坚定革命信念。321名先烈英勇就义的瞬间在这里凝成永恒,他们用自己血肉之躯诠释着信仰,给后来人开辟了希望。这种无与伦比的悲壮美,在白公馆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使旅游者心灵受到震撼,情操得到陶冶,信念更为坚定!
四、导游词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关联
导游词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之间不能截然分开,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导游词源于旅游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描述和讲解,使游客能够认知真实的景观,这是导游词认知功能的体现。而导游词的教育功能也必然和它的认知功能相关联。游客在游览景观时,被景观的人物、事件所吸引,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们或让人回味,或令人沉思,潜移默化地受到认知上的教育。由于旅游是“寓学于游、寓教于乐”,游客从游览中受到感染,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影响和教育。因此,导游词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导游词的审美功能来完成的。导游词如果只是呆板地描摹旅游生活,缺乏激动人心的元素,不能给游客带来愉悦,不能给游客以审美的享受,导游词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认知、教育功能。一些优秀的导游词,之所以具有强烈感染力,并且流传深远,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就在于导游词能以美的表现形式,生动地描绘出旅游景观的真实情景,且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
导游词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虽密不可分,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就一篇导游词来看,它所表现的功能,并不是等比分配的。例如,有些导游词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但表现形式欠佳,我们不能轻易否定这些导游词在认知、教育方面的功能。与此相反,有的导游词虽不涉及什么重大的社会理念,也谈不上有什么认知、教育功能,但它生动地描摹出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拓宽旅游视野,给予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也不能否定这种导游词的社会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