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长在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调度会,主要目的是回顾过去一段时间我县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我县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到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家肩上的责任重大。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大家能够明确方向、鼓足干劲,共同把我县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做得更好。
一、回顾过往成绩,筑牢发展根基
过去一段时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取得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密切配合,为我县的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要回顾:
此处隐藏3734个字。VIP会员可见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命脉,我们要加大道路升级改造力度,提升道路品质,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网络。一是主次干道全面修,平整宽阔保畅通。对全县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排查,制定详细的维修改造计划。对存在严重破损的路段进行大面积维修,对轻微破损的路段进行小修小补,确保主次干道平整宽阔,通行顺畅。同时,优化道路标线、标志,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二是背街小巷重点改,方便群众日常行。背街小巷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将背街小巷改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路面破损、排水不畅、照明不足的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改造,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三是人行道板换新颜,平整舒适又美观。对城市人行道板进行全面检查,更换破损、松动的人行道板,确保人行道平整舒适。同时,选择美观、耐用的人行道板材料,提升人行道的整体美观度。四是桥梁安全勤检测,及时加固保稳固。定期对全县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建立桥梁安全档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桥梁安全稳固。加强桥梁日常维护,及时清理桥梁上的杂物,保持桥梁整洁。
(二)管网改造强功能,保障民生之根本
管网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我们要加大管网改造力度,强化其功能,确保群众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一是供水管网全面换,水质水压双提升。对老化严重、问题较多的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更换,采用新型、耐腐蚀的管道材料,提高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优化供水加压设施,确保供水水压稳定,提升供水水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二是排水管网疏堵改,雨季排涝更高效。针对雨季排水不畅的问题,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疏通和改造。加大对易积水区域管网的改造力度,扩大排水管径,提高排水能力。建立健全排水管网维护长效机制,确保排水管网始终保持畅通,提高雨季排涝效率。三是燃气管道安全换,泄漏隐患全消除。对老旧燃气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和更换,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燃气管道材料,消除燃气泄漏隐患。加强燃气管道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燃气供应安全稳定。四是雨污分流加速推,污水处理提质效。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将雨水和污水管道分开,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对现有合流制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三)绿化提升增亮点,构建生态宜居城
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大绿化提升力度,增加绿化亮点,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一是道路绿化添新绿,乔灌花草合理配。在城市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升级,增加乔木、灌木、花草的种植数量,合理搭配植物品种,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道路绿化景观。同时,加强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确保苗木生长良好。二是公园广场增景观,休闲娱乐好去处。对城市公园、广场进行绿化提升,增加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等,打造更多美观、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根据不同公园、广场的特点,营造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休闲需求。三是街角空地巧利用,口袋公园遍地开。充分利用城市街角、闲置空地等小型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在口袋公园内种植花草树木,设置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为群众提供就近休闲、健身的场所,让城市更加宜居。四是河道两岸绿成荫,水清岸绿景如画。加强城市河道两岸的绿化建设,种植适合水边生长的树木和花草,形成绿色生态廊道。同时,加强河道治理,保持河水清澈,打造水清岸绿、景如画的河道景观。
(四)照明优化亮夜景,彰显城市新活力
城市照明不仅关系到群众夜间出行安全,也彰显了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我们要对城市照明进行优化,点亮城市夜景。一是主次干道灯换新,明亮节能又耐用。将城市主次干道的老旧照明设备更换为节能、明亮、耐用的LED照明设备,提高道路照明质量。合理设置路灯间距和亮度,确保道路照明均匀、充足,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二是背街小巷灯补齐,夜间出行不再愁。对背街小巷的照明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补齐缺失的路灯,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确保背街小巷夜间照明充足,让群众夜间出行不再愁。三是公园广场灯扮靓,夜间休闲更惬意。对公园、广场的照明进行优化设计,增加景观灯、庭院灯等照明设施,打造绚丽多彩的夜间景观。让群众在夜间也能在公园、广场休闲娱乐,享受惬意的生活。四是桥梁景观灯升级,流光溢彩展风情。对城市桥梁的景观灯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灯光技术,打造流光溢彩的桥梁夜景。通过灯光的变化,展现桥梁的独特风情,提升城市的夜间形象。
四、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工作落地
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关键在于责任的落实。只有将责任压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乡镇(街道)、每个岗位,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一)明确部门职责,各司其职不推诿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自身在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推诿、不扯皮,共同推进工作开展。一是住建局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促推进。县住建局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工作。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交通部门管道路,养护维修保畅通。交通部门要负责辖区内国省道、县乡道路的维护工作,加强道路日常巡查和养护维修,及时处理道路破损、积水等问题,确保道路畅通安全。配合住建局做好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衔接工作,形成统一的交通网络。三是水务部门抓管网,供水排水保正常。水务部门要负责供水、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加强管网的巡查、检测和维修,确保供水、排水正常运行。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积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四是城管部门管绿化,管护到位提颜值。城管部门要负责城市绿化的维护管理工作,加强对公园、广场、道路两侧等区域绿化苗木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确保绿化苗木生长良好,提升城市绿化颜值。同时,加强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执法力度,保护城市绿化成果。
(二)强化乡镇担当,属地管理要到位
各乡镇(街道)要强化担当意识,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本辖区内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日常巡查常态化,问题隐患早上报。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市政基础设施日常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对辖区内的道路、管网、绿化、照明等设施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为问题的及时处理争取时间。二是小型维修自己干,快速处置保民生。对于一些小型的市政基础设施维修项目,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处置。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群众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保障民生需求。三是配合项目推进好,协调矛盾促和谐。在大型市政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各乡镇(街道)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征地拆迁、群众协调等工作,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宣传教育广开展,爱护设施成风尚。各乡镇(街道)要加大对爱护市政基础设施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栏、微信群、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爱护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爱护意识,形成“人人爱护设施、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风尚。
(三)落实企业责任,履职尽责求实效
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的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履职尽责,确保维护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施工企业保质量,按标施工不打折。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施工工序和质量检验制度,杜绝不合格工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二是养护企业常巡查,及时维护不拖延。养护企业要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对所负责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处理,不得拖延。建立养护台账,详细记录巡查、维护情况,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三是监理企业严把关,监督到位不松懈。监理企业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企业整改。确保维护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严格督查考核,责任追究不含糊
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一是定期督查常开展,发现问题促整改。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企业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进行督查。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二是考核评价科学化,奖惩分明激活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将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纳入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考核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责任追究严执行,失职渎职必问责。对在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中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具体工作人员,只要存在违规违纪行为,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肃的责任追究,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五、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企业加强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建立联动机制,信息共享促高效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企业之间的高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联席会议定期开,交流沟通解难题。建立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各相关单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联席会议,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共识,推动工作开展。二是信息平台共搭建,数据互通高效率。搭建统一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信息平台,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企业将各自掌握的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维护工作进展情况等数据及时上传至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各单位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三是应急联动快响应,突发情况齐处置。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针对市政基础设施突发故障等情况,各相关单位要快速响应、协同处置。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集结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加强沟通协调,问题解决更及时
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日常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问题积累扩大。一是日常沟通多渠道,电话微信加面谈。各单位要建立多元化的日常沟通渠道,通过电话、微信、面谈等方式,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传递。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要及时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交叉工作早对接,提前谋划防矛盾。对于涉及多个单位的交叉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提前对接,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和时间节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防止出现矛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三是问题出现速沟通,合力攻坚快解决。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各相关单位要迅速沟通,共同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力量攻坚,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避免问题拖延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三)开展联合行动,攻坚破难显成效
针对一些难度较大、涉及面广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要组织开展联合行动,集中力量攻坚破难,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联合巡查覆盖面,问题排查无死角。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联合巡查行动,对全县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确保问题排查无死角。通过联合巡查,整合各单位的力量和资源,提高问题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依据。二是联合执法强力度,违法违规严查处。对于破坏市政基础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道路、管网、绿化、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的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三是联合整治见真章,顽疾问题彻底除。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顽疾问题,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措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整治,确保顽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水平。
(四)凝聚社会力量,共建共治享成果
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要积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宣传引导聚共识,全民参与护设施。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宣传引导,向社会公众宣传爱护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爱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爱护”的良好氛围,让维护市政基础设施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二是志愿服务常开展,奉献爱心添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志愿者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道路清扫、绿化管护、设施巡查等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增添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三是群众监督提建议,集思广益促提升。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鼓励群众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处理和反馈,充分吸收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水平。
六、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坚实支撑
为确保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从资金、队伍、制度、科技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资金保障,拓宽筹资渠道
资金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资金保障,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维护工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是财政预算优先保,足额拨付按时到。将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优先保障。根据维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预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拨付、按时到位。建立预算执行跟踪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争取上级多支持,项目资金多争取。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我县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弥补我县维护资金的不足。三是社会资本引进来,多元投入促发展。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模式,通过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维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队伍,是做好维护工作的关键。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一是专业培训定期办,技能水平再提高。定期组织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内容包括维护技术、安全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维护工作的需求。二是人才引进优政策,新鲜血液注活力。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加入到市政基础设施维护队伍中来。优化队伍结构,注入新鲜血液,为维护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三是考核激励相结合,队伍活力再激发。建立健全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将维护工作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表现优秀的维护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通过考核激励,激发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维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一是维护标准细制定,操作有章可遵循。组织专业人员制定详细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标准,包括道路、管网、绿化、照明等各个方面的维护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维护工作的质量要求、操作流程和验收标准,让维护人员有章可循,确保维护工作质量。二是工作流程再优化,环节精简效率提。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建立高效的工作流转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维护工作能够快速、有序开展。三是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完整便查询。建立健全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档案管理制度,对维护工作的相关资料,如巡查记录、维修报告、验收报告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完整、准确、规范,便于查询和利用。通过档案管理,为维护工作提供历史数据参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四)注重科技赋能,提高维护效率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赋能,提高维护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维护效率和质量。一是智能监测设备装,实时数据传后台。在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上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如智能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参数等数据,并将数据及时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监测,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预警能力和维护的针对性。二是大数据分析应用,维护决策更科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维护工作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和决策,提高维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无人机巡查引进,范围更广速度快。引进无人机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巡查,利用无人机的优势,对道路、绿化、河道等区域进行大范围、快速巡查。无人机巡查可以覆盖人力难以到达的区域,提高巡查效率和范围,及时发现问题,为维护工作提供支持。
同志们,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更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加强协作、狠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我县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幸福的XX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