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写好论文新闻

2022-03-21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浅谈如何写好论文新闻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在不断蔓延的同时,一场关乎先治病救人还是发高水平论文的舆情也随之发酵升温。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这一消息的传播渠道及其真实性存在诸多疑问。试想,如果能从最新的学术论文中发现新闻点,写出报道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新闻,让民众早一点认识病毒,多一份防范,是否能够让大家少一些畏惧和恐慌呢?本文试图从“论文到新闻”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组织等群体中的专家、通讯员写好论文新闻提供参考。

  一、写好论文新闻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一指示精神未必是号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到田间地头去,但一定是希望科研人员做研究、做学问要面向大众,经得起推敲,实事求是地解决当前或未来的科学问题。论文新闻就是联结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联结专家和大众最直接而有效的桥梁。让大众参与科学问题,让专家接受大众“同行评议”,让社会受益于科技进步。

  (一)写好论文新闻有利于科学知识普及

  论文新闻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新闻的方式传播给大众。好的论文新闻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影响公民的认知模式,促使其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辨别真假信息的本领和素质。例如,在这次疫情中,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科普短视频网播量超亿,尽管它是以视频的形式为公众科普病毒的感染和传播知识,但视频中的每一条硬核信息都来源于或近或远发表在论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以让人们正确认识病毒,避免过分恐慌,有勇气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写好论文新闻有利于凝练科研选题

  论文的发表本应意味着科研有了新发现、新进展,但业界不乏为了发论文而写论文的现象,其研究选题是否具有科学价值值得商榷。若将论文改写成论文新闻,让科学研究不仅面对同行评议,还要面对亿万大众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科研成果的舆论监督,倒逼科技工作者凝练选题,坚持严谨治学。现在科学界强调要打破“唯论文”的评价方式,其核心要义也正是希望研究回归科学问题本身,而不仅仅是发表论文。

  (三)写好论文新闻有利于生产力提升

  论文的发表可以让同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或继续深入研究,或提出质疑。论文新闻可以把专家的观点、方法和技术最快地送到寻常百姓家,让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例如,《他把泡沫做成了面包》一文讲述的是一位专家新近研发出既可以当作盆栽容器,又可以给植物提供营养的泡沫育苗容器。文章一经发表,引来各地花农、苗农的关注,争相购买该专利产品。在这里,论文新闻就发挥了技术推广的作用。

  二、论文新闻的写作方法

  写作论文新闻,虽不像写作论文那样有着严格的“八股”,但综合各大媒体已发表的论文新闻来看,其写作内容主要包括:论文作者及其所在机构、成果简介、成果意义、发表时间及期刊、成果依据、论文DOI等信息。该部分以笔者发表在《科技日报》的一篇通稿为例,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结构出发,结合论文的修改、拟定过程,分析论文新闻的写作方法及要点。

  案例: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石斛兰新种“景华”石斛

  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马爱平通讯员宋平)4日,记者从中国林科院获悉,该院专家在石斛兰种质资源收集中,发现一明显区别于其他石斛种类的新种,将其命名为“景华”(Dendrobium jinghuanum B.Q.Zheng&Y.Wang)。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花卉育种与栽培团队中的郑宝强、王雁为该新种的命名人。相关成果以《景华石斛———从形态和分子证据证明是一新种》为题,于日前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

  文章指出,景华石斛与其自身形态相似的其他几种石斛比较,形态学支持景华石斛是一新种,而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景华石斛与本斯石斛亲缘关系更近,与其他几种石斛亲缘关系比较远。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副研究员郑宝强介绍,石斛属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和大洋洲,其原种有1500余种,中国有8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纬30度以南地区,北纬30度至35度之间也有少量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多常见。石斛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润肺止咳、明目强身等功效,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石斛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已经形成春石斛和秋石斛两大观赏类别。

  “命名‘景华’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林学家彭镇华教授(1931—2014)。其中,‘景’字源于彭镇华教授的家乡景德镇,‘华’字源于教授本人的姓名。致敬彭镇华教授一生致力于林业生态学、城市林业和竹子遗传生物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郑宝强说。

  标题:用最少的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题好半篇文,拟好标题犹如“画龙点睛”,会让读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论文新闻的标题更是如此,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要把大众并不熟悉的科学知识写得新颖、生动,就必须把注意力聚焦到读者最可能感兴趣的点上。案例中的标题经历过三次修改。初稿标题为《我院林业所发现石斛属一新种》,修订稿标题为《中国林科院发现并命名石斛兰新种:景华石斛》,最终发布稿标题为《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石斛兰新种“景华”石斛》。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较初稿而言,修订稿的标题直接反映出了研究进展的最主要内容———发现了“景华”石斛新种,读者仅从标题就可获取最关键信息。贯穿三次标题修改的还有主语的变化,这和撰稿人的身份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也可见每一次修改,文章的受众面都在不断扩大。换言之,作者不要给自己的读者预先设定范围。

  导语:既要“5W1H”,也要意犹未尽。新闻导语是对标题的补充,是全文的精华,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但也要为后文留有余地,尽可能简略。论文新闻亦是如此。案例的导语包含4个W和1个H:谁发现(Who)、哪里发现(Where)、什么时间发现(When)、是什么(What)、如何发现(How)。与普通新闻相比,论文新闻更看重事实来源,也就是这一发现是否已经被证实,是否权威,所以要交代论文发表的期刊名称和论文标题。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媒体刊发的稿件要求把文中所有信息转译为中文,尤其是论文标题和期刊名称,这就需要和专家进行一一核对,避免译文出现歧义或错误。确需标注英文或拉丁文的,也要先写出中文。至于怎样写出“意犹未尽”,这份案例则是在“景华”这两个字的来源上做文章。

  主体:逻辑清晰,吸引读者。网络信息化时代,快餐式阅读已成为不可逆挡之势,能让读者去阅读主体部分并不容易。论文新闻的主体部分往往是全文最容易让读者感到陌生的部分,因此,在叙述上要注重把握逻辑结构,降低读者的阅读门槛。案例中的主体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新物种的特征分析,这是该物种区别于其他物种,被证实为新物种的依据。为了把物种特性讲清楚,专家在初稿中采取了论文中常用的表格形式,修改稿则把表格转换成了形态学和生物学两部分,并逐一阐述,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二是该物种命名为“景华”的意义。这部分对于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来说意义很大,代表着业界的一种精神传承。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内容能抓住他们的喜好,更具可读性。

  背景:紧扣主题,切勿喧宾夺主。背景不是必须要有的,但交代论文研究背景可以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主题更加深化。新闻背景一般会着重介绍为什么开展这项研究,开展研究的意义,当前的研究结果在整个研究领域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对文中涉及的概念、名词、原理、术语进行解释等,这些内容对读者来说都是鲜活有趣的,也方便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正确理解。因此,相对于一般新闻,论文新闻中交代背景的意义更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专家为了宣传团队,借此机会过分强调团队的研究历史和贡献,甚至出现和主题不相干的新名词、新概念,会导致本就难懂的内容更加生涩。

  结尾:可平淡、可展望、也可无。论文新闻写作根据内容的主次,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论文新闻的结尾应做到用语精炼,宁缺毋滥,切勿在结尾大喊口号,损伤严谨求是的全文风格。当然,也可尝试让专家结合研究进展,适当谈一些展望。刊发网络版论文新闻时,一般还会附上论文的链接地址。

  三、写作论文新闻的几点要求

  写作论文新闻离不开论文作者、通讯员、记者、编辑的通力合作,他们在稿件的拟定、修改、刊发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作者在论文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和严谨性上更有主动权和发言权;通讯员既可以协助作者做好科普语言的新闻性修改,还可以为媒体记者做好显著性和接近性的前期筛选,择优选送行业内取得重大研究进展,且跟读者关系密切的科技新闻;记者编辑则可以发挥新闻专业特长,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让稿件妙趣横生。写好论文新闻,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尊重事实,表述严谨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论文新闻更应注重事实和真理,因此,论文新闻首先要保证的是内容严谨。为了博人眼球,一些文章中常用“首创”“首次提出”“目前仅有”“唯一”等词来证明研究结果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在论文发表的过程中会接受期刊编审、同行评议专家的质疑和把关,以确保论文表述的严谨。但在论文新闻写作过程中,用词和表达上相对缺少监督;另外,记者编辑对专家的研究领域往往不是很了解,甚至有时他们更愿意看到专家提出这些字眼来吸引读者。一旦成了标题党,那对科学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机构专门制定了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比如,中国林科院就建立了由业务部门负责“说什么”“说得对”,宣传部门负责“怎么说”“说得好”的工作机制。

  (二)反复修改,易懂有趣

  写作论文新闻在保证内容严谨的前提下,还要进行反复打磨,使其通俗易懂。科学界存在一种现象,越高明的专家说话越容易被人听懂和理解,这当然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视野是分不开的。作者是对论文内容最熟悉的人,可以尝试结合论文研究的背景,选择在实践应用等方面容易理解的内容来丰富论文新闻,做好从专业到通俗的“翻译”工作。如果单位有通讯员,可以帮专家做进一步的修改。他们虽然不及专家专业,但他们长期和专家直接沟通,还会接触该领域的相关专业,可以在保证严谨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从专业用语到一般用语的转换。事实也证明,只有通俗易懂的内容,大众才愿意接受。

  论文新闻如果失去了趣味性,就会失去大众读者,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有人略显夸张地说过,每多一个公式或符号,读者数量就会减少一半。因此,要想让读者感兴趣,需要尽可能地写出大家愿意听、能听懂,且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譬如,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往往很微观,有时仅仅是发现了一小片段基因。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曾研究发现一个控制树叶颜色的基因。《中国科学报》据此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家揭示兰花异彩纷呈的分子机制》的论文新闻,该标题生动有趣,接近读者生活,能让读者感受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相关文章

  • 表彰性通令正文写法例析
    表彰性通令正文写法例析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 通令“适用于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宣布奖惩事项”。表彰性通令是军队机关公文特有的、...

    2023-03-07 20:55:54
  •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广播稿的写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语要简明,以让听众听明白为基本出发点。所以不要使用简称、方言、土语、同音词、书面词语和文言词语。一般也不要使用过长...

    2023-02-19 10:23:24 广播稿
  • 浅谈如何整理领导即席讲话
    浅谈如何整理领导即席讲话

      领导即席讲话,是指领导没有经过事先准备,在会议、视察等场合发表的讲话。讲话看似随意,其实是领导深思熟虑的结果,其中包含着领导的工作理念,体现着领导的工作思路,表现着领导...

    2022-03-22 10:08:36 领导即席讲话
  • 决议的写作流程
    决议的写作流程

      从决议的类型来看,批准性决议写作相对简单,按照固定格式套写即可,属于简单公文;公布性决议和工作部署性决议则较复杂,写作流程包括三步八个环节。  第一步:充分准备。  ...

    2023-10-02 17:31:24 决议
  • 思维求变让演讲稿更加精彩
    思维求变让演讲稿更加精彩

      毫无疑问, 选择和运用特定的思维方式, 在演讲稿写作中, 往往与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发掘、概念的阐释和思路的扩展密切相关。因此, 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追求思维的变化,...

    2023-03-07 20:40:33 演讲稿
  • 广告创作技巧探析
    广告创作技巧探析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 广告日益受到重视, 好的广告对商品的销售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 现在的商家, 也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广告宣传, 为了做好广...

    2023-03-12 12:15:50 广告创作
  • 写好政务信息的“五字经”
    写好政务信息的“五字经”

      在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 政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载体对推动政府机关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上级, 是掌握情况、把握形势、科学决策的“晴...

    2023-04-30 22:28:04 政务信息
  • 讲话稿怎样开头?
    讲话稿怎样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一样。讲话稿的开头看起来没什么奥妙,其实不然,在方法上、语言上还是有些讲究的。  ——点题式,即开门见山点明会议主...

    2023-11-19 17:52:14 讲话稿
  • 写作水平为何难以提升?转换思路就有出路
    写作水平为何难以提升?转换思路就有出路

      公文写作之所以难,难在怎样“入门”。一些朋友在写作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比如,找不准入题方向,或者离题千里、逻辑混乱、观点平淡、语句拗口等等,写作...

    2023-05-21 13:23:52 写作水平
  • 调查报告导语写作“八法”
    调查报告导语写作“八法”

      生活中人们需要不断地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经常需要写作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常用的事务文书,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成果的集中表现,通常以文字、图...

    2023-09-20 22:05:06 调查报告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