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演讲稿加一点美术的元素

美术, 是一种视觉艺术, 也叫造型艺术。毫无疑问, 艺术总是相通的。演讲,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也完全可以借鉴和运用美术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增强演讲的视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那么, 如何给演讲稿加一点美术的元素呢?
一、勾画一帧简洁生动的速写
速写的简洁和明快, 特别适合勾画鲜活而生动的形象。当演讲者在生活中敏锐地发现富有变化和动感的事物时, 就不妨借鉴速写的技法, 运用语言的妙笔把它迅速勾画出来。例如, 孟国泰在题为《天地万物皆为我师》的演讲中, 这样描述自己的一件生活小事:
有一次, 我正在热带植物园的宾馆里看一本精美的画册, 突然发现有句话多了个小逗点。正当我要责怪这么一本精美的画册居然还有错时, 小逗点开始移动起来。原来是一只小虫!我好奇地用笔尖挑翻这小家伙, 猛然发现它长了无数只小脚。我很想看看这小家伙如何凭借自己的弱小力量翻身, 但几经周折, 还是没成功。此时, 一阵轻风从窗口吹来, 只见小家伙凭着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就翻转起身, 并展开一对弱小的翅膀, 飞出了窗外。
小虫是我的老师呀!它教会我如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借风、翻身、起飞!
孟国泰真是一位绘画的高手。他从一本精美的画册中, 细致地观察和敏捷地捕捉到了一只小虫子灵动的视觉形象。于是, 他运用语言的线条, 简洁而又明快地勾画出这一只小虫子, 从挣扎、借风, 到翻身、起飞的全过程。这简直就是一帧刻画昆虫活动的速写图, 十分生动、逼真而又传神。演讲者以语言为介质, 妙手勾勒的这张昆虫简笔画, 不仅给听众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 而且巧妙地点明了题意, 自然地切入了演讲的主题。
二、挥洒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彩
水彩的清新和明丽, 尤其擅长表现悠远而清丽的意境。当演讲者身处幽静而旷远的环境中, 被眼前迷人的景物深深吸引的时候, 就可以挥洒语言的水彩, 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图画。例如, 莫言的演讲《讲故事的人》, 这样描述小时候的生活情景:
到了荒滩上, 我把牛羊放开, 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 草地一望无际, 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 没有人的声音, 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 很寂寞, 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 我躺在草地上, 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 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 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 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 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 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 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 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 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
莫言讲述幼年放养牛羊的生活场景的时候, 还是十分动情的。蓝天、草地、飞鸟和白云, 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乡村水彩画。当这种空阔而又幽远的物境, 与他孤独而又寂寞的心境相互感应而融合起来的时候, 脑海里就“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在如此美好的意境中, 一个孩子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和交流, 也就成了演讲者永远难忘的人生记忆。莫言用艺术的语言挥洒的这幅水彩, 就这样让听众获得了强烈的美感享受。
三、描绘一卷沉静温暖的油画
油画的细腻和丰富, 十分善于描绘深沉而宁静的画面。当演讲者沉浸在一种富有细节性和层次感的情景中的时候, 就不妨运用语言的笔触, 描绘出一卷沉静温馨的油画。例如, 铁凝在题为《经典与创新》的演讲中, 这样描述记忆中的一个读书画面:
到了黄昏, 图书馆里是沉默而寂静的, 一束光线照射进来, 打在书脊上, 轻尘在微光里飞舞, 这一情景总让我想起一段温暖孤独的旅程。曾经有一个朋友谈起过类似的场景。他说, 在他三岁的时候, 父亲因病故去, 留给孩子的似乎只有沉重的书了。几个大书架立在屋子里, 像矗立着几尊巨大的雕像, 占去大半空间。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 常常看到的是光柱裹着微尘照到书架和屋梁上, 将整个屋子衬托得既明且暗。我想, 这大概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吧。
铁凝无论是回忆自己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日子, 还是讲述朋友幼年读书的情形, 都特别注重现场情景的细节描述:黄昏时, 光线打在书脊上, “轻尘在微光里飞舞”, 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图书馆沉默而寂静的氛围;梦醒时, “光柱裹着微尘照到书架和屋梁上”, 又让人朦胧地看到了明暗变动的光影。演讲者运用语言的色彩, 描绘了一卷沉静温暖的油画, 把听众带入了一代人潜心读书的深远意境, 并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和心灵洗礼。
四、镌刻一座高洁壮美的雕塑
雕塑的凝重和静美, 非常适宜展示英武雄壮的群体。当演讲者面对一个充满崇高感和震撼力的英雄群体的时候, 就可以借用雕塑的手法, 再现一座高洁壮美的群雕。例如, 戴旭的演讲《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这样描述一个壮烈的战争场景:
中国军队追击着美军, 而美军却安然走过中国志愿军预设的阻击阵地, 一枪未响。后面的中国军队不知道什么原因, 而走过这片高地的美军, 此刻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一百多中国军人都举着枪, 枪口指向下面的道路, 那是陆战队正在经过的地方。他们没有开枪。越来越多的美国军人走到他们身边, 他们还是没有开枪。冰雪已经在他们的脸上凝成霜刺, 单衣上已经结满厚厚的冰凌。他们每个人都圆睁着双眼, 注视着准星。他们全部呈作战姿势, 冻死在阵地上!人、枪、阵地, 组成一座静谧的冰雕。
戴旭满怀崇敬之情, 讲述了一支志愿军连队在严寒中阻击美军陆战队的真实情形。当溃败的美军经过阻击阵地的时候, 却没有一个人开枪。原来, “他们全部呈作战姿势, 冻死在阵地上!”于是, 在“最寒冷的冬天”, 在1081高地, “人、枪、阵地, 组成一座静谧的冰雕”。演讲者运用语言的刀具, 以惨烈的战争场面为背景, 镌刻了这座高洁壮美的雕塑。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 就这样巍然矗立在了听众的心中, 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美术,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 是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 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 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审美态度的一种艺术活动。而演讲同样可以运用语言艺术塑造视觉形象, 表达演讲者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撰写演讲稿的朋友, 给你的演讲稿加一点美术的元素吧, 现场的演讲一定会因此而更加富有艺术魅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