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从“实”出发 走好为民服务之路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句话源于2000多年前的《淮南子·氾论训》,原文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它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如今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作为党员干部,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以“探实情、知民意、办实事”的自我要求,为群众分忧、纾难、添暖。
此处隐藏1182个字。VIP会员可见
做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实绩,要解民困、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基层一线,千头万绪,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最好舞台,但要持续保持干劲却并非易事。“上面一根针,基层千条线。”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不到基层工作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落实得到不到位,群众最终都会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基层干部要时刻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事无巨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争当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以解决百姓实际问题为导向,面对老百姓的难事要事,做到不敷衍、不糊弄、不回避,努力在破难题、谋实事中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真真切切地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绩为群众分忧、纾难、添暖。只有将全部心思扑进基层的实际工作中,撸起袖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认真勤勉履职尽责,才能不断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