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四聚焦”巧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今年以来,我区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聚焦“谋”“减”“赋”“融”四个维度,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一、聚焦高位谋划,体制机制更加顺畅
针对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人力分散、资金不足、权责不配、效能低下等问题,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2次、专题会议5次、调度会议2次、专班会议1次、专项调研1次,明职责、查问题、抓落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对表对标,成立权责清单、网格治理等6个专班,协同推进整治工作。坚持月调度,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专题汇报,研判存在问题,逐个销号整改。由常委部门和重点职能部门牵头抓总,从“人、财、责、效”四大方面对51项具体举措进行细化。针对乡镇(街道)事权不明、权责不清等突出问题,创新性出台《乡镇(街道)权责问题反馈处置机制(试行)》,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责任分工及工作内容,不断健全完善“三个清单”。持续规范社区资金使用管理,基于社区财务账户独立运行优势,组织起草《x区社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草案)》,有序推进制度落实。
此处隐藏981个字。VIP会员可见
在农村建立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包联网格制度,在城市实行五级网格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精细化治理。印发《关于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包联双服务双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实施“一亮身份、二记录、三调解、四跟进、五反馈、六回访”六步工作法,全区186个单位党组织2892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发挥走街串巷、进楼入户优势,当好基层治理的“网格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服务群众的“志愿者”,真正实现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的角色转变。全力打造“红色物业”,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深化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共治机制,组建业委会5个、物管会62个,持续扩大党在物业行业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