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安排呼语 提升演讲力度

演讲辞的呼语是演讲人对听众的称呼,它在演讲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功与否。呼语在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均起到不同的作用,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演讲开头部分的呼语
开头部分的呼语主要是搭建起与听众的情感桥梁,拉近演讲人与听众的情感距离,使之融为一体,为演讲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开头的呼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呼语须与演讲内容一致。
列宁在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工农代表苏维埃会议上作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演讲,宣告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场的是参加起义的工人、士兵。列宁开头的呼语是“同志们”,同志是指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简洁有力度的“同志们”,饱含着列宁对起义士兵的革命深情,开场的呼语与演讲整体内容吻合、贴切,也自然地成为演讲内容的组成部分。
2. 呼语要顾及礼节与礼貌。
巴金于1984年5月在日本东京第47届国际笔会上,发表了题为《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的演说。开头呼语为“主席先生,亲爱的朋友们:”表达了对主席先生的尊重,同时也表达出对世界同行的亲近感,为与世界同行进行默契的心灵沟通做好了铺垫。
3. 呼语应符合演讲人的身份。
2004年6月28日,李嘉诚在家乡汕头大学为长江商学院近300位EMBA学生作了《奉献的艺术》的演讲。长江商学院创办于2002年11月21日,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并获得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由于有这种关系,所以开头呼语考虑到与会的各界人士,开头呼语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EMBA教授、同学们”,向领导、来宾、教授、同学致敬,并表示尊重、亲切之情。这个呼语很符合李嘉诚基金会主席的身份。
二、演讲中间部分的呼语
中间部分是演讲辞的主体,这部分的呼语,配合演讲内容逐渐展开主题,使听众印象更为深刻。这部分的呼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安排。
1. 呼语引发听众对演讲人的见解和主张的关注。
“诸君啊!你千万不要以为得些断片的知识,就算是有学问啊。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这是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12月在苏州学界《为学与做人》的演讲。呼语“诸君啊”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演讲节奏,用带有强烈情感的呼语凝聚听众的思绪,进而引发听众对自己主张的关注,即通过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以此,鼓励青年,用意志战胜欲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2. 对敌呼语是愤怒声讨敌人的檄文。
对敌呼语往往与反问句、感叹句连用。如:“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这是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的《最后一次讲演》。其中直接使用“特务们”这一呼语,传递出横眉冷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视死如归的精神力量。这一对敌呼语引出后面尖锐的反问和情感充沛感叹句的连用,赋予演讲辞言辞激烈、针锋相对、大义凛然的特色,大大提升了演讲辞的锋芒和战斗力。
3. 呼语结合祈使内容,呼吁听众为达到目的而积极行动起来。
“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他反对,陈后主兴了缠足的例子,我们要是有羞耻的,就应当兴师问罪:即不然,难道他捆着我的腿?我不会不缠的么?”这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演说家秋瑾于1904年10月发表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的演讲词。讲述了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的悲惨遭遇,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诸位”这个呼语,对那些仍在传统封建陋习蹂躏下的中国妇女发出深沉的呼吁,唤起中国妇女的觉醒,号召她们团结起来,同封建势力进行抗争。
4. 呼语拨动情感触发点,争取听众的情感认同。
演讲中为了达到听众和演讲人“同呼吸”的效果,往往使用呼语拨动听众情感触发点,求得情感认同。譬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在这句话中,用拉近情感距离的“朋友们”一词带出“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拨动了黑人朋友们的情感触发点,紧接着用“我梦想有一天……”的连续排比,形成一波波推波助澜的感人画卷,最后形成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冲击着每一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斗士的灵魂。为千百万黑人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注入了坚定的信念。
三、演讲结尾部分的呼语
结尾的呼语与演讲内容相呼应,使结尾的总结、希望、号召、决心等内容的表述更为强劲。
1. 呼语向听众再次强调演讲的主旨。
周恩来同志1955年《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主席,各位先生,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决心维护世界和平,就没有人能够把我们拖入战争;如果我们决心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就没有人能够继续奴役我们;如果我们决心友好合作,就没有人能够分裂我们。”这里,呼语“主席,各位先生”是为了提示与会代表进一步关注中国政府的立场,也蕴含着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友好合作的殷殷之情。演讲给亚非会议与会代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 呼语调动起听众情绪,形成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
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张澜于1949年9月21日《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采用了号召式的结尾:“诸位代表先生!我们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天正式开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时代今天亦开幕了!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程,是走到无产阶级社会,走到大同世界的正当途径,我们大家努力吧!我们今天是自己的主人了!我们的前途真是光明灿烂!我们努力来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我们努力来创造世界人类的新社会!”这里,张澜以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语言,呼唤“诸位代表先生”的理智和情感,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形成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
3. 呼语向听众传递出演讲人的立场和信念。
周恩来于1940-1943年间在重庆从事外交活动,后回到了延安。1943年8月2日中央办公厅为此举行了欢迎会,在会上周恩来发表了《在延安欢迎会上的讲话》的演讲。周恩来以表态的方式对整个演讲进行收束:“同志们!我现在回来了。我要为这个方针,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继续努力,奋斗到底!”惯用呼语“同志们”也起到了调整演讲节奏、提醒受众的作用,传递出与大家心连心、共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斗志,并配合言简意赅、真切的结尾内容,充分表达了周恩来鲜明的立场和坚定的决心,同时也鼓舞着广大听众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