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领导讲话录音要坚持“四个原则”

单位领导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讲话, 体现着领导的工作思路、决策部署、深远谋划、问题探讨等, 折射了领导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业务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功底等。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是文字秘书为领导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字秘书要坚持“四个原则”, 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讲话录音的整理任务。
第一, 坚持领会讲话实质的原则。首先, 用录音笔全程收听记录, 并在笔记本上写下领导的讲话要点。紧接着, 借助录音资料和书面记录的讲话要点, 将领导的讲话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稿。最后, 反复研读原稿, 换位思考, 站在领导角度, 从整体上把握领导讲话的主题思想、基本思路、结构安排、表达方式等, 深刻理解领导要表达的观点, 吃透精神实质。只有认真研究领导讲话的具体背景、中心主旨、语言风格等, 才能清楚领导讲话的本质。否则, 整理的领导讲话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不符合领导讲话的真正意图。
第二, 坚持忠实领导原意的原则。整理领导讲话录音要自始至终尊重原意, 尽量保留领导讲话的原话、原句, 杜绝生编硬造、别出心裁、牵强附会的大篇幅改写。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地表达领导的思想观点, 展现领导的语言风格, 彰显领导的个人魅力。如果整理的讲话稿背离领导的原意, 即使是立意深刻、文采飞扬、水平超凡, 也无实质意义。陈毅同志1962年3月6日《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谈会会上上的的讲讲话话》中中, , 要要求求“人人人人都都能能够够把把他的这一点才力、智慧, 全都贡献出来。有了问题, 能够面折廷争”。“面折廷争”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吕后本纪》, 指不怕罢官, 敢于在朝廷上争论。录音整理者由于不熟悉此成语, 结果错写成了“面责情真”, 给人留下了笑柄。
第三, 坚持加工提炼讲话的原则。整理的领导讲话稿, 要做到语句表达通顺, 内容归纳完整, 事项安排清楚, 问题梳理全面, 事例列举准确, 结构布局严谨。为此, 要在尊重领导讲话本意的基础上, 加工提炼领导讲话, 合情合理地增减, 使讲话稿更加贴切、生动、鲜活、新颖。通常情况下, 需要对领导的讲话内容进行补充的主要有:现场受众皆知、领导讲话时因大家知道而省略没讲的内容;领导讲话时对有关政策、法规名称等点到为止内容的准确提法;领导在即兴讲话时想表达但是没有完整表达的观点等内容。充分考虑受众差异和场合差异, 对重复话、客套话、口语话、偏差话、错误话、离题话等进行删减, 使讲话言简意赅、精辟凝练。
第四, 坚持呈报领导审核的原则。领导讲话稿整理完成后, 必须呈报领导审核把关, 虚心听取领导的修改意见, 在文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标点、修辞等上下功夫, 认真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确保讲话稿观点明确、语言畅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准确无误。将修改稿呈报领导审核, 直到领导满意为止。讲话稿经过精雕细琢, 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展露领导思想锋芒, 反映领导明确意图, 凸显领导鲜明风格。文字秘书要弛而不息地学习, 不断总结, 开阔思维, 努力提升领导讲话稿的整理水平。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