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写出导游词的形与神

2023-03-12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写出导游词的形与神

  一个外国游客在游览故宫后, 认为故宫就是由一群平房组成的大院子;一个美国游客也曾吐槽过游览故宫就是从这间房子走到另一间房子……而当故宫开辟向游客出租讲解器业务后, 便有了不同的效果。一个瑞士游客凭借讲解器, 在故宫边听边看, 游览完毕深有感触地说:“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 中国人就可以用木头搭建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宫殿, 直接秒杀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茜茜公主皇宫。每一个建筑都有其背后传奇的故事, 故宫给人以尊贵的美, 震撼的感觉。”就是一篇导游词, 使这个瑞士游客产生了与上述外国游客对故宫截然不同的观感, 达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由此可见导游词的重要作用。国内流行“观景不如听景”的俗语, 是说亲自去观赏真实的景色, 倒不如听别人介绍。究其原因, 是因为说景人把自己欣赏过的景色, 经过加工表述出来, 使景色变得鲜活且富有灵性, 其中不乏虚拟的想象。而赋予一些景色神话的色彩, 听众的想象会不知不觉地随着介绍人的讲解而任意驰骋。而当看到真实景色的时候, 没有导游讲解, 景色对游客来讲, 只是一个未经发掘的“矿藏”, 游客往往体会不到景色的内涵, 这也是“看景不如听景”的缘由。还有一些游客将自己的旅游概括为“上车睡觉, 下车拍照, 回来啥也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 也进一步印证了景色只有借助于导游的讲解, 才能帮助游客感悟出景色的内涵。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境旅游国, 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国, 将于2040年建成世界旅游强国。从旅游业层面讲, 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树立起国际旅游强国形象。建设旅游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方面。而从上述旅游案例中, 可以看到导游词的存在不可或缺。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 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旅游业快速发展呼唤着“导游词”不断创新, 而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更为导游词写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主动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这一形势, 创作出更多导游词精品, 已成为当前应用写作界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 如何写出受游客欢迎的导游词呢?

  首先, 写出景点的“形”。

  写“形”就是挖掘出景点的外部“特征”。我国是文章大国, 历代文人墨客, 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山水游记, 从广义上讲当属导游词精品。如,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介绍桂林山水时写道 (译文) :

  ……诸峰分峙迭出, 各自呈现出奇异的景色。石峰之下, 静静的水面, 深不过一尺, 浅处只有一半。山峰倒插水中, 仿佛青莲出水, 各自挺拔, 独立向上。起初有两大山峰夹道, 随后又是两个尖锋。行人道都是在水里用石块铺叠出来, 从山峰间穿过。石头锋利, 像刀戟般坚硬。

  徐霞客笔下的桂林山水是:桂林的山平地拔起, 千姿百态;漓江的水, 蜿蜒曲折, 明洁如镜。准确地描述出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山青、水秀、石美的奇丽秀美特征。

  在中国众多山脉中, 人们把天下名山概括为“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就是凸现出各大名山的不同特征, 那就是泰山高大雄伟;黄山有奇山, 怪石, 云海, 温泉;华山巍峨险峻;峨眉秀美。上述“导游词”之所以堪为经典, 就是抓住了景物特征, 准确描摹出景点的“形”, 描绘出有鲜明特色的景观, 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游词突出景物的“形”, 而“形”是“形态各异”的, 作为旅游的景点, 江河湖海、雪山大漠、深山古刹、园林名胜都是不同的, 因此写作中对所写景物要认真观察, 并通过准确、形象的语言对景物精心描绘, 挖掘出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当然, 导游讲解只是对游客的视觉进行补充, 游客游览的是景点, 如果导游词篇幅过长, 就会喧宾夺主。因此导游词必须是梗概叙述, 是快节奏叙述, 这样才能使导游词具备简明扼要的特点。当游客极目远眺汹涌的岷江水从白雪皑皑的岷山脚下向都江堰奔腾而来时, 游客只会对眼前的景色感到震撼, 而对都江堰的内涵却茫然不知。如果在游客正面对着庞大的水利工程感到惊愕的同时, 听到导游动情的讲解, 则会使旅游更加完美。如: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 鱼嘴昂头于岷江江心, 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外江排洪, 内江用于灌溉。在枯水期内江进水量6成, 外江进水量4成;洪水期, 内江进水量4成, 外江进水量6成。鱼嘴利用地形, 解决了枯水期灌溉以及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防涝问题。飞沙堰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 它还会自行溃堤, 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起到抗洪作用。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起到“节制闸”作用, 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都江堰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情况, 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造就了2000多年来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

  短短300字的导游词, 按语速每分钟150字计, 2分钟就可以将伟大的都江堰工程介绍完毕。这样精炼的导游词给游客弥补了视觉上的不足, 游客借助听觉获得了对都江堰的完美感受, 对世界上年代最久、举世无双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其次, 突出景点的“神”。

  如果说“形”是景物的形态, 那么“神”就是景物的神韵。描摹景物的神韵, 透过表象把握内涵, 表现深层的美, 方能使景物有神韵之美。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 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 总会有自己的感情, 对景物要充满着爱, 爱得越深才越有感情。只有饱含着激情的导游词, 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所以, 导游词必须写出景物的“神”, 方能将游客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去领略那神韵之美。其实, 经典的导游词, 在描述景物“形”的字里行间也就蕴含着景物的神韵。就是把“形”当成倾诉感情的对象“以情写神”, 这是凸显景物神韵的一种方法。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 陈列着一些二战时期淘汰下来的坦克, 在游客眼里这些坦克不过是陈旧、过时的兵器。但经过导游充满激情的讲解, 这些陈旧、过时的坦克, 重新焕发光彩, 骄傲地向游客展现昔日战火中的雄姿。

  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最大的坦克会战, 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 双方共投入了280万名士兵。其中, 苏军动用5个坦克集团军, 5128辆坦克与德军进行大规模的“坦克肉搏战”。苏军坦克军团英勇善战, T-34坦克是苏联二战时期最著名的坦克, 也是使纳粹德国走向覆灭的一个标志性兵器。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 歼灭德军50多万人, 粉碎了希特勒攻占莫斯科的妄想, 苏军自此转入战略进攻。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80多万红军士兵伤亡, 3064辆坦克受损。卫国战争胜利后, 苏联不是将这些坦克销毁, 而是将这些与苏军战士并肩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的T-34坦克, 像对待为国捐躯的烈士一样, 安放在博物馆里, 供后人凭吊。

  安放在这里的坦克, 就是一座实物纪念碑。不远处纪念碑广场上日日夜夜燃烧着红红的火焰, 象征着为国捐躯的先烈在烈火中永生, 也象征着为苏军反攻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T-34坦克永垂不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中国和苏联曾有过共同的阵营, 对“二战”都有永远的记忆———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必胜的信念, 胜利的喜悦和骄傲……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导游动情的讲解, 把这些冰冷、陈旧、过时的坦克活化成受人敬仰的战神, 无疑给游客带来一次精神上的升华:铭记它们的事迹, 从它们的奉献中, 牢记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祖国。

  再次, 做到雅俗共赏。

  游客来自五湖四海, 受教育程度不一, 喜爱各异。有的游客钟情于导游文化的内涵, 有的游客追求感官的愉悦。因此导游词必须兼顾不同层面游客的需求, 能为各种人所接受。那么如何做好兼顾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导游词尽力做到雅俗共赏。也就是说文化层次高的游客不会认为导游词俗不可耐;文化层次低的游客也不至于听了讲解以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做到雅俗共赏必须注重导游词的精神内涵, 导游词须具有思想性、高雅性, 而表达手段要通俗。既要摒除通俗化就是不上档次的观念, 也要注意避免雅俗共赏中媚俗的倾向。通俗不是低俗, 要把美好的情感融入导游词, 用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游客向高尚的道德看齐。一篇简短的导游词要想兼顾各个层面不同需求, 写作起来肯定难度较大, 但必须是导游词写作的方向。导游词作者要贴近旅游生活, 从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中汲取营养, 研习生动的群众语言, 创作出源于景物却又高于景物的导游词。不论导游词怎么“雅”, 都会深刻地烙上旅游景点的印记, 游客不会欣赏不了。下面是一段避暑山庄的导游词: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作为山庄缔造者的康熙、乾隆, 都曾六下江南, 遍历天下景物之美。在修建避暑山庄时, 博采众家之长, 融合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为一体, 使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结与升华。整个避暑山庄就是祖国锦绣河山的缩影。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女士们、先生们游览完了避暑山庄之后再来回答。也请各位在游览中, 要留意一下避暑山庄的地形。避暑山庄到了, 请下车, 随我一起目睹她的风采, 共同探寻这个答案!

  这段导游词是旅游大巴快到避暑山庄的正门时, 导游择时做出的讲解。导游词以直白朴素的语言概括出避暑山庄的形貌, 蕴含着对避暑山庄的深切情感, 广大游客都能接受。该导游词采用悬念法, 引导游客去思考在游览中注意的问题, 以此激发游客的兴味。在导游引领下, 游客在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边看边听, 也就逐渐悟出避暑山庄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 自然山水的本色, 江南塞北的风光;体会到山庄西北多山, 东南多水, 这正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当游客返回车上, 兴致盎然地与导游共同揭开“整个避暑山庄就是祖国锦绣河山的缩影”这个答案时, 与游览前导游设置的悬念相互照应, 有问有答, 给游客游览避暑山庄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时, 有谁不会认为这就是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避暑山庄导游词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呢?

相关文章

  • 调研文章怎样说真话?
    调研文章怎样说真话?

      调研文章说真话也的确有个方法问题。就像平常批评人一样,用这种方法说,人家接受得了,而且心服口服;用那种方法说,人家可能接受不了,甚至火冒三丈。那么,说真话有哪些方法需要...

    2023-11-25 17:38:37 调研文章
  • 如何增强材料思想性
    如何增强材料思想性

      一篇文章失去思想性,就意味着失去“生命”。诗有诗眼,文有文魂。魂,指的就是文章思想性。材料思想性有哪些基本特征?增强思想性应掌握哪些写作技巧与方法?搞清楚...

    2023-11-13 23:37:02 思想性 材料 增强
  • 悼词的发展过程
    悼词的发展过程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

    2023-03-18 19:42:26 悼词
  • 蕴志兴华,创新前行——XX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蕴志兴华,创新前行——XX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隆重召开XX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一次回顾总结、抚今展望的聚会,也是向未来百年出发的聚会。在此我代表XX学会(简称: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向百年...

    2023-11-16 21:30:01 成立 周年 纪念 讲话 大会 学会 创新
  • 浅谈如何做好政务信息采编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政务信息采编工作

      政务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法定公文和新闻的新兴事务文书, 在领导科学决策、指挥部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 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发展迅...

    2023-03-10 18:02:05 政务信息
  • 如何写好总结的前言
    如何写好总结的前言

      总结的前言, 即开头、序言;有人把它叫“导语”, 也有人把它叫“开场白”, 还有人把它叫“基本情况”, 总之有各种不同的叫法, 这些叫法...

    2023-02-25 12:16:20 总结
  • 文件中怎样表述发展战略?
    文件中怎样表述发展战略?

      无论在人们日常交谈中还是公文写作中,发展战略都是一个高频次出现的热词。文件起草经常涉及发展战略的提出,它和指导思想一样,也带有宏观性、纲领性和指导性,但又有区别:第一...

    2024-02-25 12:04:25 发展战略
  • 部门内设机构可以使用“文件格式”行文吗?
    部门内设机构可以使用“文件格式”行文吗?

    不可以。比如,“与相应的其他机关进行工作联系确需行文时,只能以函的形式行文”。“‘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引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1)1号文件)...

    2021-03-26 22:46:12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答疑解惑
  • 公文常见语法错误举隅
    公文常见语法错误举隅

      公 文 是 党 政 机 关 实 施 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具有权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党政机关公文写作中,要留意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语法错误。   暗...

    2021-02-20 00:15:05 公文常见语法错误
  • 典型材料写作的注意事项
    典型材料写作的注意事项

      写作典型材料要求人物要真、事迹要真、做法要真、数据要真,可以说,真实是典型材料的生命。为此,写作者要尽可能深入所要选择的企业、部门、人物、工作现场,全面、准确、真实...

    2023-02-22 11:49:10 典型材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