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党政信息”?

党政信息是指在党和国家的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信息,它是架设在党和国家机关与社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常以消息、指令、情报、密码、数据、知识等表现出来。
党政信息是党政机关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明方能决策准确,信息的反馈又为决策的实施与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党政信息是沟通管理工作主体与客体的一条“热线”,使管理者做到心明眼亮方向清,如了解群众要求、掌握社会动向、发现矛盾问题,无不靠信息。总之,党政机关工作如果离开了信息,就如同在“黑灯瞎火”里走路,使我们的工作断了物质和精神的源泉。为此,在1985年中央召开的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上,把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厅(室)一项重要任务加以提出,并要求:“从单纯地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党政机关的基本任务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而这一切都时刻离不开信息。因此,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党政机关工作的一根支柱。
从表现形式上看,党政信息有口头信息和书面信息。口头信息是在面对面指挥工作、解决问题、沟通情况中直接交流产生的信息;书面信息是记录在物质载体(文字、符号、图表、密码、电波等)上的信号。书面信息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内容符号不变,且可贮存备用。从来源上看,党政信息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反馈党务、政务工作机构内部运行情况的信息;外部信息是指党务、政务工作对象及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从特征上看,党政信息有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常规性信息是指反映正常的党务、政务管理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以经常不断的形式进行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偶然性信息是指党务、政务管理活动中特殊的突发的偶然信息。
从作用力看,党政信息有战术性信息和战略性信息。记录、反映决策运行情况的信息是战术性信息;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方向、趋势和客观依据的信息,为战略性信息。
从强制力看,党政信息有强制性信息和非强制性信息。来自于上级的指挥性、规范性的文件,为强制性信息,必须令行禁止,不得有误;相对上述以外的信息,均是非强制性的信息。
从传递的结果看,党政信息有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前者是指传递、提供“对路”的信息,为决策者所需求;后者是指盲目传递、提供,为被提供者所不需要的信息。
从真实性上看,党政信息有真信息和假信息。真信息是如实反映社会动态及人民群众要求,准确传达领导指挥管理意图的信息;假信息是失真的信息,即违背事物本来面貌的东西。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