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贺信写作“贺、赞、望”三字诀

贺信是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应用文体。主要是用来祝贺重要或重大会议(论坛)开幕、重大成就成绩的取得等。从写作施受体和行文方向来看,可以是单位对单位,也可以是单位对个人,还可以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单位等。不管哪种情况,贺信写作的基本套路离不开“贺、赞、望”这三个方面。先看两则范例:
例一
习近平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
值此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之际,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习近平
2021年11月19日
例二
习近平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和外国专家、友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40年来,中国日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介中国改革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
2021年5月27日
上述两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给有关会议和机构致的贺信。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来看,这两封贺信篇幅简短,用语精当,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是贺信的典范之作。从行文结构来看,两封贺信均沿着“贺—赞—望”的逻辑脉络展开。
一是贺。“贺”是贺信的文眼,所有的贺信都必须表达祝贺之意。一般而言,贺信开篇要开门见山表祝贺之意。祝贺之意的表达往往有这样一个内在逻辑思路:先交代背景或缘由,即为什么贺;再交代祝贺对象,即向谁贺;最后根据需要补充表达欢迎、问候、感谢等意。
上述两例均如此。开篇第一句话都以“值此……之际”领起,交代了贺信的背景或祝贺的缘由。第二句话也都明确表达了祝贺之意,例一采用“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的句式表达,例二采用“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的句式表达,形式大同小异,均表达了向谁祝贺。第三句话分别表达了欢迎和问候之意,即“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报社全体干部职工和外国专家、友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前者根据实际向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后者则是向有关人员致以问候,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欢迎、问候之意。
二是赞。“赞”是贺信的文腰。凡所贺者,必有可贺之处。故,在贺信的写作中,要有对致贺对象所取得成绩的肯定。这一部分可长可短,但都要有。如无这一部分内容,祝贺之意就显得无所依托,会削弱贺信的文体功能表达和祝贺效果。
上述两例,均采用简要文字精当概括了祝贺对象所取得的成绩。即“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40年来,中国日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介中国改革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标点,例一用了47个字,例二用了48个字,于简练的表达中为祝贺之意加持了令人信服的可喜可贺之据。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赞”意表达可视作贺信之“腰”,有“腰”之文才能挺起脊梁。
三是望。“望”是贺信的文足。贺信在表达祝贺之意的基础上,还要借此提出希望或要求,鼓舞人心、激发斗志,激励人们取得更大进步。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贺信就是祝贺之信。因此,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贺信只是单纯地表达贺意即可,不用表达别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和把握是片面的。在笔者看来,贺信既要表达衷心祝贺之情意,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希望或要求,这也应该成为此类贺信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此,就会为更好发挥贺信的文体功能提供远行之“足”,使致贺对象在受到鼓舞的同时,明确方向,坚毅前行。
例一以三个“要”分层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即“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第一个“要”为总要求,第二、第三个“要”是针对党委政府和网民提出的分要求,言简意赅。
例二以一个“希望”领起,通过九个关键词提出了九条要求和期待,即“牢记……把握……创新……构建……建设……不断提高……更好介绍……更好展示……为促进……”,这九条要求和期待,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内容切实,意旨高远,励人志,催人行。
上述两例的要求和希望部分,给受众以方向和指引,使人知道往哪里去。从某种程度上讲,贺信能否走心走深,落地落实,帮助人们行稳致远,关键在于这个“望”字。从这个角度而言,“望”的内容犹如文的“足”,有“足”方能走四方、创未来。
上述三点概括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了贺信正文的基本思路和写法。在写作实践中,还会有一些变化或附加表达,如有时会在文尾表达“预祝……成功”“预祝……再创佳绩”之意等。但不管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上述基本思路内蕴在所有贺信正文的写作过程中,缺一不可。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