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工作总结写作的三重境界

为什么有的总结像工作记录,平铺直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甚至该重点写的一笔带过,该忽略的浓墨重彩,工作业绩难以充分体现,究其原因,归纳概括不到位。
为什么有的总结像八股文章,只是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内容缺血少肉,看不到亮点、找不到特色,究其原因,分析总结不到位。
为什么有的总结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意兴索然,只是泛泛而谈,表达不生动,主题不鲜明,究其原因,精髓提炼不到位。
一句话,总结写作的关键在于结晶思想,难点在于以全新的视角写出思想的高度、理论的深度、视野的广度。
兴盛市720万常住人口中,公立中小学校在校生170万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人口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而中小学教师编制不足是制约全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市委编办千方百计、竭尽全力解决全市教师编制不足问题,要向兼任市编委主任的市委书记写一份总结。下面从总结三稿的写作情况分三个层面说明总结写作的三重境界。
一、第一重境界———入门:总结就是总汇,平铺直叙记述事情的经过,四梁八柱未立,缺筋少骨没经验
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编办要求,各地通过存量盘活,统筹各类资源,按照标准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扎实抓好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
按照市教育局统计年报数,2020年底,全市公立中小学校在校生1567890名(小学987672名,初中456789名,高中234567名)。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精神,中小学教职工核编标准为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全市应核中小学教职工编制34873名,实核编制25656名,全市共缺编9877名,除市直、东山市、一贵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到核编标准(且超核编制957名)外,其他县(区)均未达到核编标准,未达到核编标准的县(区)共缺编9431名。具体为:
(一)南三区。公立中小学校在校生X名,应核教职工编制X名,已核X名,缺编X名。
……
(八)松林县……
二、工作完成情况
县(市、区)已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并上报编制调整文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南三区。一是从市级事业编制“使用权”中调剂325名给南三区周转使用;二是从省级分配的事业编制“使用权”中调剂944名给南三区周转使用;三是南三区将乡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的595名编制调整回归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四是南三区通过编制挖潜的方式,在其空余事业编制内调剂111名用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
……
(八)松林县……
该总结从全市教师缺编情况和各县区教师编制保障情况两个方面对工作进行总结。整个总结只是纵向记述了所做的工作,而没有交代采取的措施、克服的困难、取得的成效,也没有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目标。因为主次不分明、详略不得当,没有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没有问题与不足、亮点与经验、总结与分析,也没有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做法的探讨,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平淡无奇。
重点、亮点和特色是总结的关键点。总结不能没有议论,夹叙夹议是最常见的形式。有的总结用写记叙文的方式,平均使力,对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梳理,按时间节点或工作类别一一道来,导致主次不分明;有的只有叙述、没有评论,亮点不突出,成了典型的“流水账”。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料。总结是全部工作的书面化展现,是精心过滤、深思熟虑的产物。只有对工作深度参与,对业务驾轻就熟,才能写出上乘的总结。工作内容多且杂,自然就写成了“流水账”。要做到详写实绩、略述虚功,新事物详表、旧事物略表,详写特色特点、略书常规常态。如果像猴子掰玉米,工作边做边忘,总结时就会感觉无话可说。我的经验是边实践边总结,在电脑中建立一个总结文档,好的想法、词语、构思随时记下,精妙的细节、典型的事例即时录入,涉及的材料、可借鉴的文章随时保存,这样写年终总结时材料丰盛,就可一蹴而就、一气呵成。总结的写作应坚持求真务实,反对一味用“美颜”功能,消除缺点、放大优点、编造亮点,甚至无中生有、弄虚作假。于无声处听惊雷,才是总结写作的最高境界。
二、第二重境界———登阶:总结就是总览,采用“套路化”框架,对规律挖掘不深,分析提炼不够
兴盛市“三个三”全力抓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委编办推行“三个三”工作模式,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于2021年9月全面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任务,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三个坚持”全面摸清底数
一是坚持强化工作队伍。市委编委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作出指示。市县编办按照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二是坚持严格执行标准。督促指导县(市,区)严格按照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三是坚持精准摸清底数。采取“四看”工作法对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及在校学生情况开展调研,精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二、“三项措施”补足工作短板
一是积极争取省级支持。组织部部长多次向省委编办沟通汇报。省委编办充分考虑我市的政治优势和实际困难,积极给予倾斜。二是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市县编办通过机构改革、收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空编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调剂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挖潜创新,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三是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加强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编制专门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三、“三项机制”确保工作长效
一是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城乡区域人口流动、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动态调整编制配置。二是建立周转使用编制机制。市县两级按照“突出重点、保障急需,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统一管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调剂部分事业单位空编,建立编制“周转池”,重点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等编制需求。三是建立用编计划管理机制。按照“总量控制、保障重点、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用编计划管理机制。
工作总结要在归纳工作情况、反映工作业绩的基础上,提炼出规律、展现出特色。有的单位的总结多年不变样,“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数不同”,没有做到常写常新。有的人写总结喜欢找模板、套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该总结跳出了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下步打算的常规式结构,将编制保障工作归纳为“三个三”,分别从摸清底数、补齐短板、建立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按照谋划、落实、下步措施来写作。与上一稿相比,有措施的分析提炼、有下步的工作打算,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三个三”看上去有板有眼,但内容相对空泛,有些地方甚至表里不一。第一部分中,“坚持强化工作队伍”、“坚持严格执行标准”与“坚持精准摸清底数”关联不大。第二部分中,争取省支持是重点,因为有省的支持,全市的教师编制才能得到保障,所以这部分要详写,不能一笔带过,更不能与市的保障混在一起。总体来说,该总结重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在抓核心、抓关键上不准,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不够,没有真正总结出有用的东西。
三、第三重境界———进殿:总结就是总帅,总揽全局、结晶思想,去粗取精、找出规律、突出重点、推广经验
“双向发力、四措并举”破解教师编制困局——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保障工作总结
(首段略)
一、摸清家底,“双向发力”汇聚编制资源
(一)向上千方百计争取。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二是积极争取省级支持。
(二)向下群策群力谋划。一是调研先行把脉问诊。二是谋划先行严格标准。
二、竭尽全力,“四措并举”补足教育短板
(一)归。将从中小学校调整到非教学机构的编制必须调整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将原由中小学校调剂到乡镇教育管理中心等单位的编制调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
(二)挖。通过机构改革、收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空编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调剂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挖潜创新,加大编制统筹力度,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
(三)统。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等重要民生领域倾斜。
(四)调。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编制给中小学教职工缺编各县(区)周转使用。
三、建立机制,确保编制保障到位
(一)挖潜盘活提升保障能力。
(二)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三)建立周转使用编制机制。
(四)建立用编计划管理机制。
主题是统帅、灵魂和方向,没有主题的总结是白费力气。高水平的工作总结,不仅要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归纳,还要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将零散的个案或数据归纳整合为一个整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总结出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新做法。因此,总结既是巩固工作成果的重要步骤,也是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总结要力求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工作规律上有新的发现,在语言文字上有新的表述,不然理论提炼就会落后于工作实践,就无法使工作常做常新。
写作总结要用一根线将所有的内容串联起来,从远处看、高处看、大处看,很多细碎的事情又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的活力。从例文来说,争取省的支持是关键,也是这项工作的亮点,因而向上争取资源的技巧、向下落实工作的方法,非常值得总结。同时,要把握领导意图,从领导的站位和视角来看待和思考工作。市委书记、市长非常重视向上争取工作,经常要求各部门认真研究、吃透上情,及时掌握各项政策调整、变化的新情况,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跑省进京,全力向上争取支持。这个总结抓住了工作的关键,用“双向发力、四措并举”归纳提炼,“双向”即向下做实调研做好方案和向上积极主动争取,说明部门主动作为,以调研为先摸清情况、研究对策;向下指市委编办采取“四看法”对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及在校学生情况开展调研,精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向上指市委编办制定五套争取方案,多次到省委编办汇报全市实际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力求得到最大的支持。省委编办看到市委编办领导执着的工作态度和可行的操作方案,充分考虑实际困难,分配事业编制“使用权”5234名,为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大活力。“四措并举”写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抽丝剥茧,突出重点,穷尽方法措施,创造性抓好落实,通过内部挖潜、统筹调剂、盘活现有事业编制资源等措施,为保障中小学教师用编开源引流,一举解决了全市教师缺编“老大难”问题。因为这是一篇经验性总结,重在总结和提炼经验,因此可以不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中,市委编办将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以强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助力基础教育和乡村振兴,切实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教育事业发展质效。总结将成功的关键归纳为下好先手棋,调研先行了解情况,谋划先行明确方向,积极争取获得理解和支持。例文将工作中的个案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弄清了本质和根源,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发挥了有益的启示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