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谈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倡议书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倡导某项活动而向特定的人群发出号召, 目的在于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看法、观念, 并力促人们响应、参加该活动。因此, 根据倡议发起者的动机和倡议书的宣传特性, 制作倡议书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应发人深省, 具有鼓动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的标题充满灵气, 顾盼生情, 富有魅力, 那么, 标题就能夺人眼球。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题好一半文”。当然, 倡议书的标题一般比较简单、直接, 很多人在制作标题的时候, 不会也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拟制标题。因为它可以直接使用“倡议书”作标题;也可以采用公文式的标题, 比如“关于阅读古典名著的倡议书”等。这两类标题虽简短、明了, 且常用, 但是, 美中不足的是缺少特色, 缺少个性, 也就是说缺少吸引力或“杀伤力”。因此, 在拟制倡议书的标题时, 应多下点力气, 多花点精力, 尽可能拟制一个有特色或比较有特色的标题。
如:2006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了迎接升本合格评估工作, 该学院文史系撰写了一份致全系同学的倡议书。全文情真意切, 深深地打动了全系学生, 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所有学生积极响应并自觉加入该项活动, 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无疑, 这篇倡议书是成功的。它主要得益于正文写作的成功, 同时, 该倡议书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标题, 也功不可没。其标题是《光荣着一师的光荣———迎接评估创优活动的倡议书》。该倡议书采用的标题是正标题+副标题的双行标题形式, 呈上下排列, 从视觉上给人一种立体的美感和内涵的厚重感。尤其是正标题“光荣着一师的光荣”,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太精彩了!因为湖南第一师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学子承沐着母校的光荣, 理当保持和发扬她的光荣。“光荣”是个形容词, 此处活用了:前一个活用为动词, 后一个活用为名词。如此一变, 韵味顿生, 耐人咀嚼, 有相当强的鼓动性。
二、缘由应情真意切, 具有震撼性
倡议书的缘由, 就是为什么向人们发起倡议, 或者说, 就是倡议的目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内容。缘由, 在倡议书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是全文的重点。在写作的时候, 应引起高度重视。既然向相关人员发出号召, 倡议其积极参加, 那么, 凭什么呢?凭行政命令?倡议书不是公文, 显然不具备这方面的“权限”。那么, 倡议书要想打动人, 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只能靠“情”字或“理”字。
靠“情”, 就是通过“煽情”的言语、感人的情节、凄楚的场景、催人泪下的情感, 去慢慢地触动读者、感化读者、影响读者, 或者去征服读者, 从而使读者或者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或者跟着流下同情的眼泪, 并进而使其毫不犹豫地积极响应, 献出爱心。
如某校学子韩××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 为抢救其生命而在全校范围发起募捐倡议, 其中写道:“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临近毕业, 大家都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的畅想中, 然而, 一个飞来横祸却降临在一位不幸的女孩身上, 她就是我院09级本2班的韩××同学!2013年5月11日, 韩××同学从309公交车上跌落, 不幸后脑着地, 脑部受到严重创伤, 情况相当危急, 于当天下午送至××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5月12号上午8点, 脑部情况恶化, 紧急手术, 时间长达4个半小时。手术虽然很成功, 但韩××同学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 在未来3到7天的水肿期和感染期内仍有生命危险。更不幸的是, 由于受伤部位集中在左半脑的功能区域, 即使能安全渡过危险期, 韩××同学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韩××同学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 还有一个常年瘫痪在床的90多岁的爷爷, 家里生活十分拮据。这个贫寒的家庭, 面对着高达几十万的医疗费, 无疑是晴天霹雳, 雪上加霜, 让韩××同学一家束手无策……”这份倡议书情真意切, 在情感的渗透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或比较成功的, 许多人看到之后无不为之动容、为之动情。
那么, 另一种情况呢, 则是靠“理”, 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 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从而让阅读者心悦诚服地认可、支持, 进而积极参加所倡议的活动。
缘由部分是倡议书的关键、核心部分。一项倡议活动, 响应者是有还是无?或者响应者寥寥还是云集?这主要取决于缘由是否充分, 情感是否真挚, 论述是否到位。
三、事项应简单明了, 具有简洁性
倡议书的事项应简单明了。倡议的事项只要讲清楚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 直接告诉人们倡议什么即可。比如上文中的募捐倡议书, 因为“倡议的缘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对募捐作了详尽的铺垫, 已经将读者的情感慢慢调动到了“蓄势待发”的程度, 或已经将道理阐释得很透彻, 也就是说该抒的情也抒了, 该讲的理也讲了, 就没有必要再啰嗦重复。募捐倡议书的事项, 可以这样说:“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吧, 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倡议, 也同样可以这样说:“××们, 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积极加入到××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事项就应该这么简单明了, 千万不要云里雾里, 绕来绕去。我们要清楚:倡议书的缘由很重要, 它决定倡议的实际效果, 一定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叙述。同样, 倡议的事项, 即倡议的内容也不可小视, 因为倡议缘由的千言万语、万语千言, 都是为了后面“一句话”:倡议内容。从记忆的角度来看, 越是精炼、单一的内容, 往往越容易被人们记住。因此, 倡议的事项必须简单明了, 具有简洁性。
四、结尾应干脆有力, 具有号召性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 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同样, 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 是留给人们的最后印象。作为具有一定宣传性、鼓动性的倡议书, 虽然在缘由部分充分展示了“情”或“理”的魅力, 但这还不够, 为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参与感, 还需“火上浇油”, 将人们的参与意识“煽动”到极致。这样的应用文书, 才能充分发挥其文体功能。如前文提到的有关韩××遭遇车祸、生命垂危而发动募捐的倡议书, 其结尾可以这样写:“这一刻, 我们每一个人的捐款都是在为韩×ב加油’!让我们用博爱的胸怀铸就世间的真情, 愿我们的点滴付出汇聚成爱心的河流, 让暗淡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生机!”这样的结尾, 干脆精炼, 很有号召力, 很有感染力。
总之, 倡议书从倡议者的希望和倡议接受者的疑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 倡议书的写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尽其所能, 消除人们的疑虑, 消除倡议之路上的种种不和谐的因素, 排除干扰, 力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顺利实现倡议的目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